•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激光雷達單價降至50美元以下:成本戰開啟

    來源:36Kr2017-01-21 我要評論(0 )   

    Velodyne上一次登上頭條還是去年8月,當時他們意氣風發的宣布拿到了福特與百度共計1.5億美元的投資,并宣布將在未來把激光雷達的價格降到可商用的地步,現在,他們終于...

    Velodyne上一次登上頭條還是去年8月,當時他們意氣風發的宣布拿到了福特與百度共計1.5億美元的投資,并宣布將在未來把激光雷達的價格降到可商用的地步,現在,他們終于出來宣布具體的實施計劃了:他們預計在2018年能生產高達100萬枚激光雷達,并在未來使激光雷達的單價下降至50美元以下。

    為了繼續保持在車用激光雷達市場的領先地位,Velodyne在加州的圣何塞建立一座名為megafactory的巨大工廠(特斯拉的超級工廠叫Gigafactory,請各位注意區分)。用來生產旗下最新的64線激光雷達HDL-64,預計年產量在2018年將達到100萬枚。結合Velodyne聲稱的“突破性設計”與大規模量產帶來的邊際效應,最終,HDL-64的價格有望降至50美元以下。


    我不知道其他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的車企聽到這個計劃什么反應,反正估計福特與百度高層應該去找投資團隊開香檳慶祝了。

    激光雷達的重要地位

    激光雷達相當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面對激光雷達兩條路可選:要么通過資本與技術發展推動激光雷達價格下降,比如福特和百度、一眾激光雷達創業公司和它們背后的金主;要么干脆棄用,比如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硬件就通過高分辨率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的組合替代了激光雷達的角色。

    到目前為止,“Google派”已經排起了一條長長的隊伍,但“特斯拉派”只有特斯拉一家孤零零站在那邊。也就是說整個業界除了特斯拉,大家都認為激光雷達不可替代。技術路線的爭論先擱置一邊,激光雷達的市場前景已經不言自明了,那我們繼續說回激光雷達的發展現狀。

    眾所周知,激光雷達一直都是自動駕駛技術在硬件層面商業化的最大挑戰,谷歌作為最早發展自動駕駛的廠商,在早期購置的每一臺64線激光雷達的單價達到了73000美元,直逼汽車本身的價格。因此,每個致力于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的廠商都繞不開先將激光雷達的商業化這一課題。

    激光雷達的發展現狀

    Velodyne在無人駕駛硬件市場,具體點說在車用激光雷達市場有著怎樣的地位?這么說吧,谷歌早期那73000美元/枚的激光雷達全部購自Velodyne。Velodyne如今悍然發動激光雷達成本戰底氣來源于多年的技術積累+來自福特百度的資金輸血。

    實際上Velodyne的技術突破早有端倪,去年年底,福特推出了第二代自動駕駛汽車,相比上代,新車型上的激光雷達就來自Velodyne,新雷達造型更加優雅,同時探測精度提高了3倍之多。Velodyne官方曾表示,此前激光雷達價格高昂的主要原因是激光雷達繁瑣的手工組裝和調教階段,人工成本非常高。目前Velodyne的生產線已經引入機械臂,將生產效率提升了幾十倍,同時人工成本大幅度降低,加上前文中提到的“突破性設計”,實現了激光雷達的大幅度降低——低至50美元以下。

    有意思的是,在不久前的底特律車展上,Waymo表示已將激光雷達的成本下降了90%以上——是指下降了73000美元的90%以上,當時我們評論,谷歌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仍然沒有把激光雷達降到一個可商業化的地步。Velodyne此舉意在向外界“秀肌肉”,在激光雷達領域,別想著外行顛覆內行的好事兒,推動激光雷達商業化,還得讓我來。

    2015年汽車零部件巨頭德爾福宣布戰略投資激光雷達創業公司Quanergy,更早些時候,零部件供應巨頭采埃孚(ZF)收購了激光雷達公司 Ibeo 40%的股權。既然激光雷達商業化無法避開,不如索性大家一起加入這個戰場,看誰笑到最后咯。

    轉載請注明出處。

    Velodyne激光雷達成本戰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