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和俊表示,17個國家自創區對所在地區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武漢東湖、湖南長株潭、四川成都等國家自創區主要經濟指標連續數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2016年1-11月,張江自創區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5.5%,蘇南自創區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9.7%。
陰和俊表示,國家自創區、高新區建設取得新成效,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強力支撐。科技部與地方黨委和政府一起,著力加強國家自創區、高新區建設,強化機制創新和政策先行先試,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加強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建設,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對區域經濟以及產業牽引能力日益增強,已成為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另據了解,近期將有10家省級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科技部也將強化高新區在中西部的布局,促進發達地區與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高新區的合作對接,實現協同發展。
陰和俊還表示,高新區發展有兩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強,一是加強高新區在發達和欠發達地區的平衡發展,實現分布數量、發展快慢的均衡;二是突出“高”和“新”,增強科技含量,培育新的產業業態。對于自創區,陰和俊認為要加強政策先行先試力度,調動地方出臺一些更有利于創新創業的政策,同時強化政策的推廣示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