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解決方案
西門子完成渦輪葉片3D打印
星之球科技 來源:鼎盛軍事2017-02-21
我要評論(0 )
近年來3D打印技術為人們所熟悉,它又被稱為“快速成型技術”或“增材制造技術”,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末,主要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材料疊層添加構造三維物體的...
近年來3D打印技術為人們所熟悉,它又被稱為“快速成型技術”或“增材制造技術”,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末,主要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材料疊層添加構造三維物體的變革性、數字化增材制造技術。并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制造方式,很多國家,包括美國、德國等都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廣應用該技術。德國西門子公司近日完成了渦輪葉片的3D打印,并將此葉片安裝在發動機中進行了滿負荷運轉試驗,由于葉片工藝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制造難,價格昂貴,這次用3D打印葉片標志著3D打印制造的技術實現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西門子此次制造的葉片是通過在CAD中分層構建模型,然后分層制作再進行組合,完成零件的制造。材料使用的是多晶鎳合金的粉末,這種材料能夠耐高溫高壓,承受旋轉時產生的巨大離心力。在試驗中,轉速高達1.3萬轉/分鐘,時速高達1600千米,溫度超過一千度,葉片上所承受的離心力超過10噸。
在航空發動機中葉片的加工工作量約占整個加工工作量的30%一40%。發動機葉片結構復雜,葉片型面為空間列表曲面。葉片在工作中要承受復雜應力和微震動,這樣對葉片材料、機械加工工藝、熱處理及表面噴涂工藝都有極高的質量要求。加上航空發動機研制過程中為了滿足設計要求,葉片的設計改動比較頻繁,這對葉片的加工工藝和加工進度提出了特殊要求。而葉片加工的周期和質量直接影響到航空發動機的研制周期。
據西方資料使用3D打印技術生產航空發動機將有望降低50%的制造成本,并大幅縮短生產和交付時間。過去通過傳統工藝研制渦輪葉片的樣件需要3年的時間,而如果采用了3D打印技術則僅需短短9周,和過去相比為整個供應鏈節約了70%的時間。
與傳統工藝模式不同,3D打印技術集概念設計、技術驗證與生產制造于一體。這必將極大縮小航空產品從“概念”到“定形”的時間差,從而加快航空產品的更新周期。傳統的航空產品生產中,很多產品通過切割、機械加工等工序,除去多余部分形成零部件,然后被拼裝、焊接成產品。這一過程中,將有90%的原材料被浪費掉;與傳統工藝不同3D打印技術的航空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可直接根據計算機圖形數據通過層層增加材料的方法“打印”出航空產品,按需取材,整個生產過程幾乎沒有浪費。
據了解,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將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技術應用到復雜空心葉片鑄型的制造工藝中,可控制數百萬紫外光束同時成型,并保證成型精度達20微米級別,有望為發動機定向/單晶葉片生產用陶瓷鑄型一體化成型提供創新之路。現在我國在航空發動機葉片制造技術領域既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也承受著巨大的挑戰。而將金屬3D打印技術引入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制造領域,可響應快速制造需求,對提升我國發動機設計與制造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有望解決戰機心臟病這一老大難問題。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