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北斗衛星打出“中華牌”
星載銣原子鐘被稱為導航衛星的“心臟”,通過無線電波的傳播時間來確定每個用戶的位置,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核心技術。當年,我國向國外求購一臺星載銣原子鐘時遭拒。困難時刻,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挺身而出,在梅剛華研究員帶領下,先后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新一代超高性能星載銣原子鐘。
由于研究工作任務重,時間緊,梅剛華研究員和他領導的團隊常年處于高負荷工作狀態。20年來,他沒有正常休過一次長假。由于該研究項目的特殊性,研究進展不便報道,研究論文也不宜發表,他和他的團隊甘于寂寞,默默奉獻著。現今,他們的成果可使衛星導航定位精度提升至分米級,超過了此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的美國新一代衛星所用的增強型銣鐘,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突破了北斗系統工程的技術瓶頸。
1月9日,北斗二號衛星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作為北斗二號衛星工程核心載荷——星載銣原子鐘的研制單位,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成為本次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獲獎單位之一,梅剛華研究員成為獲獎個人。
記者獲悉,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已研制定型高精度和甚高精度星載銣鐘,其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頂尖水平,持續滿足北斗三號建設,為建設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強大的“中華牌”心臟。
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
“以前買一臺功率為1000W的國外光纖激光器要100萬元,現在國產的只需要20萬元。”武漢銳科公司副總經理李成介紹,高功率激光器廣泛運用于醫藥醫療、軍事防御、科學研究、材料加工以及工業制造等領域。我國中高功率激光器曾長期依賴進口,價格昂貴,供貨周期長。銳科公司先后自主研制出我國第一臺1000W、第一臺4000W、第一臺10KW連續光纖激光器產品,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進口替代。現今,銳科生產的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已打入國外市場,出口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
“質子刀”項目是目前針對癌癥最先進的放療方法,被稱為“治癌利器”,但核心設備只有美國、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有能力研制,而且價格昂貴,運行成本高。由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武漢同濟醫院、協和醫院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于超導回旋加速器的質子放療裝備研發”項目已正式啟動。據悉,該項目完成后將實現質子放療裝備的國產化,打破國外壟斷。
省科技廳副廳長吳麟章介紹,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創新湖北”建設的深入推進,制約湖北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的體制機制瓶頸問題正在逐步“破冰”,我省有利于科技創新發展的制度環境和發展氛圍不斷優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