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35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組"最大團隊"為提升中國制造"探路"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上觀新聞2017-03-02 我要評論(0 )   

    中國游客到海外“掃貨”,連“馬桶蓋”也賣斷貨……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產品難以滿足中國人的旺盛需求。一份關于“大力提高產品質量品牌,加快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

    據上觀新聞消息 小組里不同專業背景的代表們發揮所長,從各自角度提出了有價值的建議。
      
    中國游客到海外“掃貨”,連“馬桶蓋”也賣斷貨……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產品難以滿足中國人的旺盛需求。一份關于“大力提高產品質量品牌,加快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調研報告,恰是對這個沉重問題的全新答卷。
      
    中國制造如何找到一條轉型升級的道路,從國家領導到實業界,都把目光投向上海。上海制造曾代表了中國制造的最高水平,風靡全國。調研召集人之一的全國人大代表張維華說,扭轉國人競相去國外掃貨的現狀,大家都有共同的心聲。于是,工程院院士、高校專家教授、央企國企負責人、制造業一線工人代表、政府部門負責人、金融機構負責人紛紛加入,都想出一份力,“我們這個組人數是最多的。”
      
    35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組成了規模最大的一個專題調研小組,希望為中國制造“探路”。
      
    “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題目很大,所以找準問題的切入點就成為關鍵。”全國人大代表、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是調研召集人之一,他說,代表們希望通過深入調研,找準影響中國制造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建議,破解幾個影響中國制造的實質性的問題,那么這個調研就有實際意義了。
      
    從去年7月起,專題調研小組冒著高溫酷暑南下深圳,考察華為、中興通訊等企業,又奔赴成都考察制造業企業。隨后,代表們走訪了上海長興島的江南造船廠、振華港機,以及位于嘉定的上海新時達機器人公司,并召開中小企業座談會。
      
    代表們深入調查研究,尋找質量品牌建設中的好經驗,也歸納總結存在的不足和突出問題。隨著調研的深入,大家的思路日益清晰。大家深切認識到,中國制造如果能把質量做好,再塑造出自身品牌,就有了廣闊天地。
      
    在張維華印象中,代表們對華為管理層講述的一個案例印象深刻。去年5月,一批華為手機在運輸過程中遭遇罕見的輪胎起火,導致集裝箱內的部分手機受影響。為了避免潛在隱患影響消費者,華為決定將所有1.7萬臺榮耀手機全部銷毀,總價值近2000萬元。“這種不惜代價確保產品質量的案例,對我們觸動很大。”
      
    與此同時,在品牌塑造方面,華為、振華港機、新時達等,無不是在成功滿足客戶需求中奠定了自身品牌。以新時達機器人為例,其快速發展得益于制造業從過去的大規模制造轉向小批次、定制化的柔性制造,他們的機器人服務于制造業轉型升級,也獲得了自我發展。“企業圍繞消費者痛點進行的持續創新是關鍵,這讓我體會很深,對其他企業也很有借鑒意義。”邵志清說。
      
    在一次次調研和“頭腦風暴”過程中,代表們獲取了大量一手信息,既有企業家的建議,專家學者的思考,還征集了市經信委、市商務委、市質監局等政府部門的考慮。不僅如此,小組里不同專業背景的代表們發揮所長,從各自角度提出了有價值的建議。比如,工程院院士從對標國際高標準角度提出建議,來自一線的工人代表則從提供高技能“工匠”社會地位,培育和穩定職業技術人才隊伍作為著眼點。
      
    在報告中,專題調研小組匯聚各方智慧,提出八條具體建議:包括加強品牌領域建設立法、分類推進品牌建設發展、加強制造業商標品牌建設、充分發揮社會專業服務機構作用、激活老字號品牌、完善質量和品牌標準體系、提升國際化能力和水平、有序推進質量人才社會培育和評價工作。
      
    “報告只是個基礎,接下來要把調研成果轉化,發揮出實實在在的效果。我們將針對共性問題提出相關的議案、建議,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交。”邵志清說。據記者了解,報告為今年上海代表團提出議案打下扎實基礎,代表們將提交關于制定質量促進法的議案,彌補過去管理型立法的不足,進一步促進制造業企業注重產品質量。同時,還將就加強品牌建設立法、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部分條款提出議案。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海人大代表中國制造調研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