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的建立,是為了拓展青年創新渠道,打造企業人才及科技項目的孵化器。”東莞供電局團委的曾家杰介紹。據悉,該團隊先后獲得“南方電網公司集體三等功”“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二等獎”等多項榮譽。他們以問題為導向,從生產經營實際問題出發,通過武裝創新力量,更好地保障了電網安全可靠運行。
“成果轉化的生力軍”
立足崗位解決現實生產難題
“我們的創新動力源于作業現實,比如無人機代替上塔作業可從中風險降到低風險;野外作業需要技術手段去輔助,例如通過提高防雷水平去管控外力破壞,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降低人身、設備、電網風險。”
團隊建立的初衷,是使青年員工可以參與到企業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來,尤其要以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為社會創造效益,要讓其成為成果轉化推廣的生力軍。
以“激光大炮”為例,6個20多歲的成員,創新性地探索使用二氧化碳激光來遠距離清除架空線路飄掛物,研發過程中,他們參與了大量制作、改進以及材料撰寫工作。目前“激光大炮”已經在東莞供電局廣泛使用,并被廣東電網納入孵化籃子,讓更多兄弟單位享受到它“可直接遠距離及時、快速、安全地清除架空線路飄掛物”的便捷。
“一個人帶動一群人”
滾雪球效應讓隊伍發展壯大
目前,團隊共有近40人,2016年創新項目碩果累累:新授權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共11項;多個項目獲得獲廣東電網職工技術創新和專利獎……
成果離不開團隊的帶動作用。團隊成立之初,只有20余人,最初的帶頭人,是南網工人發明家、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夏云峰博士。他帶領眾多青年基層員工加入創新行列,并組織他們牽頭做項目負責人。例如2013屆的新員工陳華干,目前已獲得授權專利2項,還獲得了廣東電網職工創新獎勵3項。
創新項目以這種“分包”給攻關小組的形式開展,極大鼓舞了一線青年員工開展創新活動的積極性,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年員工加入其中,團隊發展到現在,已由最初的20人增加至40人,幾乎囊括了該部門所有的青年員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