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中國造”光量子計算機問世

    來源:科技日報2017-05-04 我要評論(0 )   

    科技日報上海5月3日電 (記者李大慶)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3日在上海亮相,10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首次成功實

     科技日報上海5月3日電 (記者李大慶)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3日在上海亮相,10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首次成功實現,中國科學家再次站在了創新的前沿。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研究組,在去年首次實現10光子糾纏操縱的基礎上,構建了這臺基于單光子的量子計算機。

      

    “從原理上說,量子計算機具有超快的并行計算和模擬能力,其計算能力隨可操縱的粒子數呈指數增長,可為經典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大規模計算難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一臺操縱50個微觀粒子的量子計算機,對特定問題的處理能力可超過超級計算機。”潘建偉說,如果用萬億次經典計算機分解一個300位的大數,需15萬年,而用萬億次量子計算機,則只需1秒。可以說,量子計算機更擅長解決密碼分析、氣象預報、藥物設計、金融分析、石油勘探等大規模計算的難題。由于量子計算存在著巨大的潛在價值,歐美國家都在積極整合研究力量和資源,開展協同攻關。同時,一些大型高科技公司,如谷歌、微軟、IBM等也強勢介入量子計算研究。

      

    多粒子糾纏的操縱作為量子計算的技術制高點,一直是國際角逐的焦點。在光子體系,潘建偉團隊在多光子糾纏領域始終保持著國際領先水平,分別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5光子、6光子、8光子糾纏,去年底又把紀錄刷新至10光子糾纏。在此基礎上,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綜合性能國際最優的量子點單光子源,通過電控可編程的光量子線路,構建了針對多光子“玻色取樣”(一種用來采集玻色子散射樣本的量子算法)任務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實驗測試表明,此原型機的“玻色取樣”速度不僅比之前國際同行類似的所有實驗快至少24000倍,同時,通過和經典算法比較,也比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ENIAC)和第一臺晶體管計算機(TRADIC)運行速度快10—100倍。

      

    5月2日,中國科學家的這項研究成果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于《自然·光子學》。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于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潘建偉團隊研制的量子計算機中,超導體系也有重大突破。2015年,谷歌、美國航空航天局和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宣布實現了9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縱。但這個紀錄在今年被中國科學家團隊打破。朱曉波、王浩華和陸朝陽、潘建偉等合作,自主研發了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通過高精度脈沖控制和全局糾纏操作,成功實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數目的超導量子比特的多體純糾纏。

      

    據了解,潘建偉團隊正致力于20個超導量子比特樣品的設計、制備和測試,并計劃于今年年底前發布量子云計算平臺。

     

    科技日報2017年5月4日一版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