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中國增材制造大會展覽規模預計為20000平方米,到時候會有接近300家增材制造相關企業集中亮相,展示全球增材制造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展覽的同時,還將舉辦多場專題會議,緊扣當前行業熱點交流討論。
除了建言獻策,這屆大會的一大亮點就是專門組織了大批對3D打印有需求的企業,爭取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鵬介紹:“我們這個展會這次除了開會辦展以外,一大特點就是要實現合作對接。組委會將重點組織600多家航空航天、工業裝備、汽車、鑄造、家電、文化創意、生物醫療、創新教育等重點應用領域的企業代表,開展合作對接的洽談。 ”
去年以來,單從媒體的報道來看,3D打印的熱度似乎有所降溫。不過,在杭州先臨三維科技執行總裁黃賢清看來,3D打印并沒有遇冷,而是正由以往的概念普及,逐漸過渡到實際應用。他舉了一些例子:“前幾天剛首飛的C919,里面就有一些零件是3D打印的。前幾天,匹克發布了3D打印的跑鞋,包括現在有了3D打印的牙齒,3D打印的玩具,3D打印的模具,3D打印的珠寶首飾,這些現在越來越多,越來越普及。所以我們感覺,這個產業未來有可能迎來一個萬億市場。”
打印C919的零件,這說明除了日常生活用品,3D打印已經開始應用在高端領域。對增材制造行業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3D打印最高端和最大的市場就是金屬打印,而這個領域一直都是我國的短板。而鑫精合激光科技執行董事李廣生說,隨著應用的增多,我國的金屬打印技術正不斷提升。
李廣生說:“前一陣子忽然有個國內播種和農用機械領域的龍頭企業找到我們公司,說有一個零件日本人壟斷了我們的市場,但是我一看,這個零件3D打印可以很好地實現。所以說我們也發現,對金屬3D打印來說,應用是技術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梳理最近的消息可以發現,3D打印的高端應用正滲透許多看似遙不可及的領域。比如,國外3D打印的火箭在太空成功航行4小時;我國靠3D打印完成面容修復手術。在應用擴展的背景下,企業提出了3D打印+的概念。
李廣生表示:“我們現在比較火的就是互聯網+,其實我們在這個大會上想正式提出一個想法,叫3D打印+,或者增材制造+。因為這個新的制造技術,嫁接到某一個行業上,就會誕生一個新的公司,嫁接到某一個產品上,也會產生一個新的事業部或者新的產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