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光電所在光纖激光的相干組束和傳輸控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來源:光電技術研究所2017-05-31 我要評論(0 )   

    日前,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李新陽、耿超課題組在光纖激光相控陣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以雙向收發的

     日前,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李新陽、耿超課題組在光纖激光相控陣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以雙向收發的自適應光纖準直器為基礎模塊,構建了整體口徑100 mm的七單元激光收發陣列(光纖激光相控陣),于湍流環境下實現了光纖激光的相干組束和高效傳輸控制。

    該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對信標光的分孔徑自適應耦合接收,實時校正各單元孔徑發射激光傳輸路徑上的波前傾斜像差;將以上方法與光纖激光陣列的主動鎖相控制結合,實現了室內模擬動態湍流下七單元激光束于遠場的相干合成。實驗中所用的核心像差校正器件——自適應光纖準直器(AFOC)和壓電光纖相位補償器(PZT PC)均為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課題組自行研制,并已獲得6項相關發明專利授權。相關研究成果以李楓為第一作者,發表于IEEE Photonics Journal 和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光纖激光相控陣可通過合成單元數量的擴展實現對激光發散角的壓縮;同時,在體積、重量和功耗等方面優于經典的整體式單孔徑激光發射技術。已有的理論和實驗結果表明,以自適應光纖準直器為基礎模塊的光纖激光相控陣具有補償大氣湍流效應的能力。因此,激光相控陣技術在激光大氣傳輸、空間激光通信、激光雷達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本研究成果的意義在于,首次實現了光纖激光相控陣的共孔徑高效雙向收發,結合本課題組前期在基于光纖器件的相干偏振合成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為激光相控陣技術的實際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

    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675205)、中科院創新基金(CXJJ-15S096)和中科院西部青年學者等項目的支持。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電技術自適應光學光纖激光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