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2017先進制造業大會聚焦“智造”

    星之球科技 來源:財經參考2017-05-31 我要評論(0 )   

    以智能、服務、融合為主題的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昨在滬舉行,此次盛會由上海智能制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手《先進制造

     以“智能、服務、融合”為主題的“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昨在滬舉行,此次盛會由上海智能制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手《先進制造業》全媒體發起舉辦,海內外制造業眾多領軍企業以及高校院所的企業家、專家聚焦“智能制造”各抒己見,其中既有產業趨勢的宏觀述評,又有具體案例的深入探討。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黃甌在致辭中披露,上海已在臨港建設智能制造主示范區,并在松江、嘉定、浦東、寶山、閔行等區域打造若干個智能制造集聚區。
     
    智能制造可分為三個層面
     
    先進制造業是指制造業不斷吸收電子信息、計算機、機械、材料以及現代管理技術等方面的高新技術成果,并將這些先進制造技術綜合應用于制造業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在線檢測、營銷服務和管理的全過程,實現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態化生產。近年來,我國政府出臺了多項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上海的“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出了新指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力爭保持在25%左右。本屆大會深化國際合作,邀請了西門子、通用、博世、三一、沈鼓等近400家跨國企業、大型國企以及10余家著名高校院所,總計近800位企業家、專家學者參與。會上共有60余位主講嘉賓圍繞4個方面的大議題進行述評、解讀、探討,其中智能制造是本屆大會的重要議題,包括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地區推進效應、中德國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比較、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典型案例介紹、東西部差異化發展挑戰分析、借鑒與本土化創新文化根基培育等。
     
    工信部智能制造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朱森第在會上提出,發展先進制造業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更是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戰略舉措。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認為,智能制造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即制造對象、制造過程、制造工具的智能化。但現在很多談智能制造的項目沒談到知識庫、知識工程,就是搞一些傳感器,一些自動化的流水線,嚴格來說,還達不到智能的程度。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纖維和納米技術中心主任Seeram  Ramakrishna說,先進制造是一個新的工業革命,它的特征是融合了非常多的技術,包括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物聯網、新一代機器、3D打印、納米技術和先進材料、生物技術等等。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看來,在新IT時代,將出現三個IT的合并:舊的工業IT特別是制造技術、信息技術以及新IT智能技術。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洪海進一步指出,德國的工業4.0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架構,中國的體系架構不應是簡單的引進、消化、翻譯、轉換標準,而是形成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
     
    上海實施“十百千”工程
     
    長三角作為我國制造業的核心區域,有著雄厚的電子信息技術基礎與科技基礎優勢,在推動智能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到了關鍵作用。隨著《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的發布,上海地區將加快形成集智能設計、智能產品、智能裝備和智能技術及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以智能制造為核心助推整個先進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先進制造業大會經過五年的發展,累計參會人數已達3000人次,已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業會展品牌。本屆大會采用小型展示區的形式,著重展示了長三角地區以及上海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服務的多方位應用案例,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集產、學、研、用于一體的交流平臺。
     
    近年來上海以重點行業智能制造應用為切入點,以關鍵技術裝備、核心軟件的自主安全可控為突破口,以標準體系、平臺建設為支撐,推進智能制造加快發展,取得“五個一批”的初步成效:一批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初步形成國際競爭力,一批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取得初步成效,一批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商發展壯大,一批智能制造平臺和標準加快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發展政策加快制定并實施。
     
    據黃甌介紹,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已著手組織實施智能制造應用“十百千”工程,到2020年,在細分市場培育10家左右具有引領性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提升系統解決方案供給能力,滿足上海制造業智能轉型的需求,并具備為全國其他省市提供服務的能力;聚焦汽車、裝備、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等重點產業,建設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廠,培育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在示范企業的引領帶動下,推動1000家左右規模以上企業實施智能化轉型。他表示,為實現“十百千”工程目標,上海將加強平臺建設和載體建設,在全市形成“1+X”智能制造發展空間布局:“1”即由臨港形成的上海智能制造主示范區,“X”是在松江、嘉定、浦東、寶山、閔行等區域打造若干個智能制造集聚區。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