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22日,以“新需求• 新供給• 新動力”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 2017)于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圓滿落下帷幕。本次展會總面積達到13.1萬平方米,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1,639多家機床工具企業悉數到場。其中,德國、美國、英國、瑞士、意大利、韓國、西班牙、日本、捷克、印度、臺灣地區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機床協會和貿促機構組團參展。 展會共吸引了超過12萬名的觀眾,進館總人次近30萬。
本次主辦方在設計規劃方面做了進一步優化:國家展團與展品分類布展相結合;設立了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展區、金屬成形機床和激光加工機床展區,以及刀具、工夾具、工具磨展區;同時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展品結構,適當增加了激光加工與工業機器人的展出面積。
激光加工機床如今在傳統機床行業中的占比已越來越重,包括通快、大族激光、華工激光,普睿瑪,華俄激光、領創激光、奔騰激光、百超等在內的一批國內外激光制造企業也攜各自的創新產品和技術亮相本屆CIMT。
高功率激光切割引領鈑金加工潮流
被譽為“最快的刀”,激光切割基于其所具有的眾多加工優勢,已然成為鈑金加工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次CIMT展上,一波與之相關的創新產品和技術也紛紛登場。例如,華俄激光展出的HECF4020VWJ-4000是公司去年研發成功,并在本次展會迎來其首秀的一臺大功率激光切割設備。據公司市場策劃經理陳璐先生介紹,這款大幅面激光切割機是新一代高效、節能、環保、高功率大幅面、快速交換全防護分區抽風激光板材切割加工設備,它選用當今最尖端的IPG光纖激光器,空程速度最高達到每分鐘180米,主要應用于汽車行業及薄板切割。
武漢華俄激光工程有限公司市場策劃經理陳璐
“以近期來說,由于小功率的激光機已處于幾乎飽和的狀態,公司的三年規劃是逐步向大功率激光機邁進。近幾年來,汽車、輪船、軌道行業發展迅速,其市場需求可以說是非常巨大。以軌道行業為例,今年購買我們的設備已經超過10臺。” 陳璐表示。另外,據悉公司下半年將在江蘇宿仟或武漢光谷選址購地、新建廠房,力爭將產能從目前的600臺/年擴充到1000-1200臺/年,并實現2億元的銷售目標。
再來一睹其它亮眼的產品。通快此次帶來的TruLaser 5040 fiber 8 千瓦光纖型高功率激光切割機以其獨占鰲頭的高性能和新技術印證著“破格出新,獨一無二”的行業最強設計理念。它擁有切割厚達40毫米不銹鋼板的能力和245m/min的聯動定位速度。此外,它還配有Smart Collision Prevention智能碰撞規避、Condition Guide狀態指引、BrightLine fiber 光纖型亮面切割等一系列智能化技術,為高端二維激光切割機市場樹立了典范。
華工激光則是攜旗下FARLEY•LASERLAB品牌DF系列萬瓦級激光切割機驚艷亮相。該系列產品具備多項國家專利、并以其強大的切割能力、高效的切割速度和優越的穩定性引領高端激光設備應用。適配功率3000W-12000W激光器可任意切割不同厚度的板材,高功率光纖激光器一直是中國激光器發展的瓶頸,制約著本國高功率激光加工技術的發展。萬瓦級光纖激光器可快速切割厚度達40mm的不銹鋼、鋁,30mm碳鋼以及25mm的黃銅。在此基礎上,可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汽車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相信未來,高功率激光設備定會在制造升級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瑞士百超展示的ByStar Fiber 10kW光纖激光切割系統著實上演了一場激光切割的“速度與激情”。ByStar Fiber能夠切割各種厚度的板材,包括不銹鋼、鋁、有色金屬、碳鋼等材質。與業內常見的4kW光纖激光相比,這款高功率設備在切割某些材料時,速度提升高達4倍。尤其在切割8至12毫米厚度的板材時,優勢更為明顯;而即使切割30毫米厚度的板材,10kW的光纖激光依然展現出卓越的切割速度。高動態切割,板材由薄到厚游刃有余,無縫自動化解決方案,智能傳感器技術,以及與現代軟件系統的完美結合,造就了ByStar Fiber光纖激光切割機。最后,由公司自主研發的帶有焦點控制功能的新式切割頭專享創新核心技術。
激光復合加工彰顯多重優勢
如今隨著“多品種”“少批量”生產模式的日益深化,對利用多種形式能量的綜合作用來實現對工件材料的加工, 其中包括傳統加工和特種加工的復合、特種加工與特種加工的復合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就激光技術領域來看,本次CIMT展,不少展商也展出了一系列激光復合加工設備。
天田( 中國) 有限公司總經理泉井宏之
天田攜多款重磅產品赴展。其中一款便是激光、數控沖床復合機。這款機型將沖切加工、成形、攻絲加工、復雜形狀的加工工序整合在一臺設備中完成。而從節能的觀點來看,設備搭載光纖激光發振器,采用全覆蓋臺面,阻擋了傷害眼睛的反射光。
天田( 中國) 有限公司總經理泉井宏之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中國正在逐步發展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模式。以前主要是將設備作為專用機,同一個產品做很多的自動化生產線;如今需要的則是適合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方式會使工前準備的替換頻率增多,所以自動化改造需要能真正兼顧工前準備的自動化設備。產品的種類增多,需要的模具數也相應增多。此時就需要如ATC(自動換模系統)這樣的系統。例如,此次展出的激光、數控沖床復合機便是一臺減少工前準備,整合工序的設備,非常適合小批量的自動化生產。現在在日本,復合機的自動化是主力。”泉井宏之說道。
在一臺機床上集成激光堆焊與機械加工技術,開啟全新應用和全新幾何結構。
“要制作附加價值高的產品,以前的量產型設備駕馭起來變得比較困難,對能夠加工“精致”產品的設備需求由此激增。我認為這其中對激光復合機的需求會持續提升。由于需要成形和激光加工的產品越來越多,用原先的NCT和激光的復合加工的精度不是很高。作為機械設備制造商,我們為客戶提供的不僅僅只是一臺能夠加工的設備,而是適合用戶真正需要的、符合新時代市場需求的綜合型加工設備,這也是我們一直不懈努力的方向。”他補充表示。
另外,DMG MORI在本次展會上帶來了一款集激光堆焊增材制造與全功能5軸銑削加工于一身的復合加工中心LASERTEC 65 3D。這是一個巧妙的復合加工解決方案,不僅擁有增材制造的高靈活性,還擁有機械加工的高精度,因此能用增材方式生產成品工件質量的完整工件。
近幾年來,增材制造市場快速發展。截止目前,增材制造都局限于生產其它任何傳統方法無法生產的原型件和小型工件上。將增材制造與金屬切削加工工藝集中在一臺機床中,用增材工藝補充和擴展傳統的機械加工工藝。
“LASERTEC 65 3D可以全自動地在銑削加工與激光堆焊加工之間切換,它是加工復雜工件的理想選擇,例如帶底切的工件,也是維修任務和模具、機械工程和醫療器械行業進行局部或整體噴涂加工的理想選擇”,SAUER LASERTEC公司的增材制造產品經理Richard Kellett表示。
與粉床的激光燒熔不同,激光堆焊可通過粉末噴嘴生產大型工件。成形速度平均為750 g/h,比粉床的激光成形速度快10倍。與銑削加工的結合開創了全新的應用。作為一項獨立的技術,激光堆焊早已是一項成熟的技術,適合集成在DMG MORI 高質量的數控機床中。“切削加工與增材制造結合在一起的復合加工技術在未來將愈發重要,它提供了全新的應用并帶給用戶突出的優勢”,Richard Kellett 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