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瞄準智能手機升級 80后小伙創業掘金激光器芯片大市場

    來源:溫州商報2017-06-14 我要評論(0 )   

      溫州網訊 蘋果8年底就要發布,而關于在Touch ID之上加入臉部識別功能的傳言早已甚囂塵上。細心的人也許早已注意到,蘋果7聽

     

     

     

     

      溫州網訊 蘋果8年底就要發布,而關于在Touch ID之上加入臉部識別功能的傳言早已甚囂塵上。細心的人也許早已注意到,蘋果7聽筒上方也有一個小孔,臉靠近屏幕會暗,離開會亮,這是一塊小小的叫做“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的關鍵零件在起作用。

      溫籍創客陳曉遲和他的創業伙伴瞄準的就是這一領域。這是一支純理科男的中國創客團隊,由4位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的80后和一位工業領域的前輩組成。雖然躋身激光器芯片行業的國際頂尖技術領域,但由于他們在硅谷專注于專業技術研發和生產,以至于之前幾乎沒有被媒體報道過。

      人物名片:

      陳曉遲,1988年出生,樂清北白象人,2010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年赴美就讀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師從美國工程院院士James Harris教授,去年6月獲博士學位。與同專業師兄弟共同創立縱慧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并擔任大中華區總經理。該公司為硅谷溫州創新協會會員單位。

      智能手機升級,激發巨大市場潛力

      “一直以來都有創業的想法,直到遇到合適的項目和志同道合的人,這個夢想才照進現實。”陳曉遲說,他的父母早年外出經商,從小耳濡目染生意經,他的心底早已種下創業的種子。

      他說的項目,就是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雖然拗口,但它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并不少見。作為一種有市場前景的新型光電器件,垂直腔表面發射激光器的優越性已經引起廣泛關注,十幾年來,在結構、材料、波長和應用領域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并進入市場。

      VCSEL基本原理就是傳遞空間三維信息,三維識別、手勢識別、虹膜識別、無人駕駛激光雷達等許多我們熟悉的應用都通過它得到實現。它擁有許多優點,比如體積小,隱藏在蘋果7聽筒上方的僅有不到1毫米×1毫米的面積,但相對其他激光器它對技術要求更高、更嚴。

      雖然目前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發展還不成熟,市場才剛剛起來,但是這個年輕的創業團隊早已瞄準了它的巨大潛力。據了解,早有傳聞蘋果和其他手機大廠將在今年推出的新款智能手機里嵌入VCSEL實現三維識別功能。陳曉遲告訴記者,每年全世界消費10多億部智能手機,如果每部手機嵌入兩三顆激光器,那么每年就是二三十億顆的市場規模。

      天時地利還要人和。對陳曉遲而言,更為重要的是在硅谷遇到一群創業伙伴。除了科班出身的其他三位80后師兄弟,他們還幸運地尋覓到一位工業領域的前輩,這位前輩帶來大量實踐經驗,在團隊中負責引導將他們在實驗室的成果產業化、市場化,給予團隊十足的信心。

      填補我國行業空白,首輪獲投資千萬元

      縱慧光電于2015年底注冊成立。江蘇的華西集團看中這個頂尖的技術團隊以及他們對市場的預測,于2016年初投資數千萬元入股縱慧光電。

      “之所以這么快獲得投資,一個是我們行業技術壁壘高,另一個是國家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陳曉遲介紹說,據他了解目前做VCSEL芯片的公司全球只有七八家,大部分都在美國。國內尚無一家有VCSEL芯片量產能力的企業,究其原因還是其行業技術門檻太高。

      據了解,目前國內主要是高校和企業的實驗室有VCSEL的研發經驗,但從研發到量產還要攻克很多技術難關。在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芯片領域,陳曉遲創業團隊填補了我國核心光電芯片行業空白,對于打破歐美公司在該領域的市場壟斷,掌握智能手機核心零部件自主知識產權意義重大。

      之所以長年被歐美幾個公司壟斷,主要還是因為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的關鍵技術特別難以攻破,可以說是在平方毫米的面積上“跳舞”。“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在6英寸的晶圓上均勻生長10納米厚度的材料,而且還要生長300層”,他給記者打了個形象的比方:“這等效于在浙江省的土地上均勻覆蓋2厘米厚的雪。因此無論是前期設計還是長出來的過程都十分困難,尤其是后者,每生長一次都需要設定濕度、氣體、氣壓等十來個參數,300層就是10的300次方個參數。”

      硅谷技術國內生產,明年迎突破性量產

      事實上,在國外這一行業已經發展十幾年,但基本都應用在光通信領域,隨著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逐漸廣泛,業內公司目前也在積極開拓智能手機應用市場。

      中國是智能手機生產基地和消費大國,陳曉遲的創業團隊決定在硅谷利用人才優勢專注技術研發,將科研成果帶到國內產業化、市場化,用于感知、通信兩個領域的半導體激光芯片技術在國內實現產業化。

      因行業技術壁壘高,而國際上的同類競爭企業基本都已經有排他性的合作協議在身,近幾年已被“鎖定”。在智能手機迭代市場的“風口”,縱慧光電的誕生,迎來眾多智能手機生產商的關注,許多打算進軍智能手機市場的手機廠商主動找上門求合作。目前,縱慧光電已與國內知名智能手機廠商或模組商開始合作,正處于磨合階段,開始小批量生產。

      “下半年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行業將迎來一個轉折點,我們預計明年第二季度將實現大批量生產。”陳曉遲告訴記者,目前他們采用代工形式生產,為了技術保密等因素考慮,下半年他將回國全職負責生產,控制技術的關鍵環節,而今后一段時間內國內廠家也是主要的客戶。

      以硅谷為研發中心,以國內為生產基地,放眼國際市場。未來,這支年輕的團隊將乘風破浪,繼續攀登世界激光器芯片頂尖技術的巔峰。

      來源:溫州商報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器芯片VCSEL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