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證券日報》、《上海證券報》、《21世紀經濟報道》、《湖北日報》等媒體分別以《上半年業績預增五成 華工科技以專注制勝》、《華工科技:上半年國際業務增長近150%》、《布局全產業鏈華工科技上半年凈利潤預增約50%》、《開放創新 三招發力》為題,報道了華工科技戰略布局及半年經營情況。媒體競相聚焦的背后,有華工科技作為高科技上市公司“國家隊”對實體經濟的堅守,有攀登技術至高點的榮耀,也有在全球市場疾行風雨后的無畏……
7月11日,公司發布半年業績預增公告,預告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5.8%-55.18%,增長來源主要是公司內激光先進制造裝備和傳感器銷售收入同比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大幅增長的背后得益于公司專注于制造這個領域,開放創新,千方百計突破體制束縛的結果。
18年專注制造 攀登技術至高點
2016年,華工科技旗下華工激光與華中科技大學、神龍、通用等企業聯合申報的“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為該獎項設立以來唯一獲此殊榮的激光企業。瞄準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克難攻關已成為公司技術創新的使命所在。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顯示面板與芯片產品消費國。但長期以來,70%的顯示面板、80%的芯片均依賴進口。今年6月,武漢市通過招商引資將要在未來三年內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全面引爆OLED市場,改變缺“芯”少”屏”的現狀,“我們的技術與產品關鍵要靠下游應用來帶動,武漢市產業鏈的完善,進一步擴展了我們的發展空間”,一塊0.1mm厚的超薄玻璃屏,用傳統手段加工易破裂或產生裂紋,超塊激光器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集聚脈沖能量,實現像切豆腐一樣切割手機屏幕。據悉,預計在今年秋季開賣的蘋果8將搭載OLED面板,未來三年,OLED面板加工產業將迎來井噴。
早在2009年,華工科技就敏銳洞察到3C電子等下游應用行業未來發展趨勢,2009年引入美國技術團隊,發展紫外激光器,終結了中國在此領域研究了20多年沒有實現產業化的歷史;2014年通過收購在加拿大設立北美研究中心發展超快激光器技術;2015年實現超快激光器的量產;2016年獲得國家十三五重大研發專項支持,從光纖激光器到紫外激光器、超快激光器,一直被歐美發達國家把持的核心技術被華工科技攻克,公司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掌握激光器核心技術的企業,“當我們掌握了核心技術,就掌握了行業話語權。如果我們沒有這些技術、產品時,國外就會翻了倍的賣給我們,我們的激光器一經推出,就迫使國外產品迅速降價”,公司董事長、總裁馬新強說,“當一些上市公司為了做厚利潤去炒房地產,我們還是想扎扎實實地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提升利潤空間,這也將推動中國激光產業的良性發展”。
能源是目前世界緊缺性問題,電力緊缺是目前我國一大現實問題。使用變頻器后,可節電49%。作為變頻控制技術核心的PWM控制技術長期被歐美發達國家把持。2016年,華工科技旗下華工高理自主研發出國內首套PWM控制系統,填補空白,目前已與一汽、上汽達成合作,未來將廣泛運用于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車領域。到2020年,PWM控制系統在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率將超過90%。
全產業鏈 全場景應用串聯大未來
無論是德國提出的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都是核心,智能制造需要大數據貫穿始終,也需要傳感器等光電元器件進行感知、數據采集,激光是一個使能技術 ,既可以作為傳輸介質,又可與自動化相結合,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工具,“從傳感器、光通信器件到激光智能加工裝備、數據分析、信息追溯,華工科技的核心業務都是服務于智能制造的關鍵環節。近期,公司申報的“輕量化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AMOLED生產線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已入列國家“2017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立項項目”。
而在各核心企業內部,全產業鏈布局逐漸完善。以激光業務為例,能量激光為代表的華工激光已形成從上游激光器到精密微納加工裝備、高功率激光裝備到下游激光加工服務貿易完善的產業鏈,信息激光為代表的華工正源圍繞5G時代重大需求,加速“云管端”布局,在云端,布局40G、100G數據中心用光模塊產品,2018年,僅國內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近400億元;管,可理解為信息傳遞的管道,近年來,受4k/8k視頻業務、VR/AR 等新技術新業務的持續帶動,以10G PON為主的下一代接入網絡的發展也將在未來三年迎來黃金時期,正源提前布局PON領域,今年將在成都建立研發中心,負責產品研發;在智能終端,加速智慧家庭用高速光接入通訊終端和智能路由器產能擴張。
目前,公司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覆蓋到智慧家庭、智慧工業、智慧城市的全場景應用。智慧家庭,即圍繞家庭場景下的智能手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智能家電、食藥品為主的產品,儲備了薄膜型傳感器、PWM控制技術、激光微納加工、光貓、全息二維碼等產品;智慧工業,我們面向汽車、3C電子、家電、機械等行業,整合激光加工、信息追溯技術,提供全自動化激光加工生產線,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我們為通用、本田、神龍等車企以及格力、美的提供的自動化激光加工解決方案已成為了示范工程,申報了國家項目;智慧城市,目前我們已經為湖北省內的孝感、荊門、鄂州等城市提供了平安城市、市民卡、電子政務等大數據解決方案。
緊隨“一帶一路”,勁風吹向海外
當前,全球經濟回暖,華工科技抓住“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積極開拓俄羅斯、波蘭、捷克、立陶宛、哈薩克斯坦、土耳其等新興市場,上半年華工科技國際銷售預計同比增長近150%,其中華工激光同比增長300%以上。
“華工科技海外影響力不斷提升,目前國際銷售約占整體收入的23%左右,未來兩三年內,我們要達到35%以上”,公司董事長、總裁馬新強在6月29號的董事會上。
華工科技是行業內最早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自2000年收購澳大利亞FARLEY。LASERLAB公司以來,通過并購、合資等方式,已在多倫多、休斯敦、硅谷建立了研發中心,同時也完成亞太、拉美、南美、北美、中東、俄羅斯等銷售型大區的全方位布局,并實現海外員工的本地化,客戶涵蓋全球3C電子巨頭、主流通信設備商、家電巨頭,主流汽車制造商、最大的船舶制造商等,世界500強企業就達54家。
今年下半年,位于武漢未來科技城的華工科技激光精密微納加工智能裝備產業化基地、固體激光器研發及生產基地將投入建設,這里將充分體現華工科技代表國內最頂尖的技術實力,也將展現公司對“智能制造”的深刻思索。馬新強說,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圍繞為智能制造提供關鍵產品與方案的使命,我們要打開‘魔盒’,廣泛吸收能量開放式創新,踩好油門,駛入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