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給動力電池廠商擴產帶來了契機。電池加工也會需要激光來進行焊接,未來激光行業也將會享受到新能源汽車普及的紅利。
在下游需求的驅動下,激光產業的發展前景極為可觀。激光技術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是可以與半導體、計算機、原子能齊名的重大發明之一。眼下,與激光相關的產品與服務為數眾多,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體系。而激光在我國也成為發展速度極快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
激光加工手段相比傳統的切削、焊接有極大的優勢,如今已經在醫療、半導體加工、高端材料、通訊、軍事等領域都有了大范圍的滲透。
總體來看,激光產業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于下游對激光器需求的持續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當下我國激光設備銷售總額已經從2010年的97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385億元,預計今年更瘦有望達到455億元。
而且,隨著下游激光應用技術的不斷成熟,激光在工業、制造業、醫療等領域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尤其是激光打標與雕刻工藝,如今已經十分成熟,而光纖激光切割設備,也在逐步替代現有的傳統沖床、剪切床等,不過激光焊接工藝目前在我國應用的還不是很普遍,這一領域的發展空間反而更大,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激光焊接技術主要應用在動力電池生產線上,據測算,一條動力電池生產線需要在電芯焊接與模組焊接環節安裝激光設備。每一條規模以上生產線都能帶來數千萬元的激光焊接設備銷量,而如今動力電池行業發展如火如荼,催生的激光焊接設備需求不可小覷。
不過,在如今動力電池行業所需的激光焊接設備方面,國內激光設備廠商已經形成了一套固有的供給方案,要么是向動力電池廠商供應單一設備,要么是為動力電池廠商供應生產線所需的全套的激光焊接設備。因此,投資者在開拓動力電池業務條線時需要尤為注意。
隨著下游應用逐漸趨于多元,面板、3D打印、3C都將會成為值得開拓的細分市場。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