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華工科技在深圳舉行汽車行業應用交流會,公司董事長、總裁馬新強,副總裁熊文、華工激光總經理鄧家科、副總經理王建剛出席了交流會。馬董向前來參加會議的80多家機構介紹了公司的主營業務在研發、市場營銷、管理體系上的探索和實踐,重點介紹了公司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汽車及消費電子領域的重要應用,并就與國際大客戶共建實驗室、超快激光器等核心技術應用、在大客戶的增長份額等機構投資者關切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汽車、電子行業是制造業的兩大支柱性產業,也是華工科技技術與產品應用的主要戰場。華工科技以智能化水平提升為主線,以先進制造和輕量化等共性技術為支撐,全面推進汽車產業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高品質,助力改進、提升價值鏈。
1、智能制造引跑汽車行業
汽車中的激光技術制造
增量空間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崛起,在汽車智能化進程加速推進的同時,以激光技術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技術也在不斷推動汽車制造業的更新換代,先進激光制造技術與汽車生產的結合已是大勢所趨。未來10年,我國汽車制造裝備投入將達2萬億元,車身零部件約50%—70%可應用激光加工。
技術支撐
近10年來,華工科技旗下華工激光利用自身優勢,形成產學研用的創新體系,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其中,“汽車制造中的高品質高效率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應用現狀
激光先進制造裝備已在神龍﹑江淮﹑通用﹑江鈴福特、凱迪拉克等國內外品牌車上使用,滿足不同車型混線生產, 白車身快速定位、激光釬焊、焊接與搬運工業機器人應用等技術融為一體,較傳統生產效率提升20%,車身剛度提高30%,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2、汽車內部環境調節
增量空間
2016年,傳感器在汽車市場上的使用量將達240美元/輛,全球銷售將達168億美元,僅中國市場就達20億美元。“十二五”期間,是汽車電子的起飛階段,每年保持了超過120%的增長,進入“十三五”,增長勢頭不減。
技術支撐
華工科技旗下華工高理擁有NTC及PTC芯片制備、封裝工藝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系列汽車傳感器實現了進口替代,正在扭轉汽車傳感器國產化率不到10%的局面;自主研發的PTC發熱器為國內首創,打破了國外壟斷,成為國內新能源PTC加熱領域領導者。
應用現狀
汽車電子產品成功進入一汽、上汽、東風、廣汽等國內主流車企,并進入日本、韓國、俄羅斯、伊朗等國際市場。
3、汽車制造中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
增量空間
在全球汽車工業價值鏈中,零部件產業的價值超過50%,在發達國家,汽車零部件產值一般是整車的1.7倍。截止2016年,中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18000余家,零部件行業主營業務收入3.7萬億元,占整個汽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44%,已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有力地支撐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和進步。
技術支撐
華工科技旗下華工賽百提供的智能制造服務平臺,以追溯管理為核心,通過產品質量及過程追溯、制造執行管理、智能流通管理等系統的協同,為汽配生產企業提供“產品+服務”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應用現狀
華工賽百為康明斯、西門子、東風等等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提供系列解決方案。
2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中國心”
增量空間
2016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77.4萬輛,同比增長41%,預計2017-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速在50%以上,到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達180萬輛,中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市場。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一直被視為電動汽車發展的重要標志性技術,也是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2020年新能源汽車對應的動力鋰電池搭載量約為110Gwh,而2016年動力鋰電池全年出貨量僅為28Gwh,各大型電池廠的產能擴建空間巨大,預計將帶動鋰電池生產設備的大量購置需求,未來3年,總體需求預計在50億。
汽車智能化必然帶來汽車電子的需求上升,預計到2020年,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的價值將達到50%,進入黃金發展時期。其中,新能源汽車沒有發動機的特殊性,使得它對PTC加熱器具有天然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車總量中,PWM控制模式將在2017年達到75%,2020年超過90%。
技術支撐
動力電池由于焊接部位多,焊接難度大,精度要求高,所以傳統焊接方式難以滿足要求,而激光焊接技術由于焊材損耗小、被焊接工件變形小、設備性能穩定易操作,焊接質量及自動化程度高,運用于動力電池焊接領域可大大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
華工科技旗下華工高理在國內率先研發成功新能源汽車PTC加熱器,并應用到上汽、比亞迪、奇瑞、江淮等主機廠,同時加快研發第二代融合PWM智能控制系統的加熱器,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PTC加熱領域領導者。PWM控制PTC加熱器保證智能汽車在運行全程中穩定供暖,還能實現自動空調精確控溫、節能。
應用現狀
在動力電池制造領域,華工科技旗下華工激光將激光焊接技術與自動化、智能系統結合起來,打造了汽車動力電池全自動封口線,通過讀條碼識別產品種類,依次完成自動抽取真空、激光清洗焊接區域、自動上封并點焊和連續焊接及焊后檢測,以自動化產線助力電動汽車邁向智能制造。
從傳統燃油車輔助加熱到新能源空調加熱,再擴展到新能源電池加熱,汽車空調加熱的PTC加熱器已開始在上汽、奇瑞、江淮、北汽、通用五菱、眾泰等車型上批量應用,目前還有多個汽車廠的項目也在研發中;新能源電池加熱產品也在與國軒、上汽、柳汽、比亞迪等合作開發中。
3為“腦洞大開”的3C產品提供實現可能
增量空間
隨著手機的快速發展,未來3年,全面屏將成為手機的標配產品,由此將極大催生以下兩大行業:玻璃、藍寶石脆性材料加工設備,因此,激光及上下游自動化配套設備、脆性材料加工設備預計約在100億元規模,未來三年,激光及上下游自動化配套需求預計每年將有100億元的增量。
技術支撐
相較于傳統加工方式,激光加工工藝為非接觸式加工,加工過程中熱影響小;能夠在頭發絲的十分之一直徑大小的物體上實現自動化精細切割,無需耗材,而且邊緣處理更完美。
應用現狀
華工科技旗下華工激光深耕3C電子行業,為行業內多家客戶提供標記、切割等系統解決方案。
4激光,讓OLED加工更加簡單
增量空間
2017年,全球主要面板廠商AMOLED投資計劃總計超3000億元,由各廠商AMOLED生產線投產時間及轉產或新建生產線計劃推算,3000億元生產線投資將帶來近2100億元設備需求,并將在2017-2019三年中逐步釋放。而激光設備在OLED行業中應用最為靈活,預計每年200億的增量市場。
技術支撐
OLED(硬屏)是兩層玻璃結構,切割時,需要將兩層玻璃按照尺寸和加工邊緣的要求進行切割。用傳統機械切割方式加工,容易出現崩邊大、裂紋等問題,導致切割良率比較低下。華工科技不僅具有激光器自主研發的優勢,而且對玻璃切割也有豐富的經驗,針對OLED屏幕,可以做到兩層玻璃一次性切斷,并且可異形切割,具有切割邊緣崩邊小、精度高、無裂紋等優點。
應用現狀
OLED切割設備已經取得客戶訂單,并已經形成行業標桿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