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幾條紅光閃爍之后,藍色的鐵牌上開始出現一道耀眼的白條,它經過之處全都留下了灰色的印記。10秒鐘的時間,一塊帶有“鉛筆道”Logo的鑰匙掛扣就制作完成了。
上述場景便是采用“第六工坊”的激光復合加工技術完成的。通過在材料表面添加特殊涂層,或者將微粉材料添加到吸收率很低的材料中,激光可以在陶瓷、塑料、不銹鋼等材質的產品表面,雕刻出高反差的圖形和文字。
目前,“第六工坊”已將該技術運用于一些建筑物瓷磚、地磚、石材的圖案雕刻,以及高可靠性耐熱輪胎硫化標簽制作。公司也與茅臺鎮定制酒行業開展合作,幫助其在酒瓶上雕刻定制圖案和防偽二維碼。
注: 劉丁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其真實性負責,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為內容客觀性背書。
用激光加工技術開辟新業務
畢業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的劉丁,2006年就有一個很新潮的想法,他要把傳統制造業與互聯網聯系起來。
彼時他的想法是搭建一個線上平臺,硬件制造客戶提交電路板圖紙后,平臺幫助其尋找工廠進行印刷生產并收取服務費用。這項現在看來沒什么新意的服務,卻在當時為公司創造了每年100~200萬美元的收入。
覺得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劉丁將業務擴展至機械零部件加工。但由于需求過于分散和復雜,很多工廠都不愿意接他們的訂單,業務只能中斷。
這讓劉丁意識到,自身需要掌握核心的生產加工技術。但在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的時候,團隊只能專注于一項制造工藝。
從車床、銑床,到電火花和3D打印,各項加工工藝劉丁全都考慮過,但最后決定將重心放在激光加工上。
因為團隊在激光加工技術方面有多年的積累。該技術比數控機床投入低,又比3D打印的效率高、應用場景廣。同時激光的加工需求容易實現全數字化描述,可以方便客戶在下單前知曉產品最終的樣子。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劉丁的合伙人在激光技術方面有著長期積累,其研發的三維激光加工技術獲得過多項專利。
技術方向選定,但用它來做什么?原有在線PCB定制業務技術門檻低,經過幾年發展,模仿者越來越多。劉丁必須選擇一條新的道路。
為C端提供定制服務
個性化定制和禮品定制成為了團隊關注的焦點,“這種消費趨勢比較明顯,僅禮品行業每年的規模就在5000億元”。
劉丁曾進行過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其中80%的人都希望在個人用品或者禮品方面,能夠定制外觀圖形,如帶有特殊圖案的充電寶,但只有5%的人通過淘寶能夠實現這種需求。
之所以比例這么低,是因為用戶提交圖片給客服后,需要由設計師根據客戶要求調整圖片格式大小等,“溝通總是最麻煩的”,幾次來回就需要耗費一兩個小時的時間。“這也是為什么Apple只提供刻字服務。”
劉丁希望開發一套系統,用戶上傳圖片后自行調整大小尺寸,并可立即看到激光打印后的效果。
判斷個性化商品定制有一定可操作性,劉丁于2015年年中成立了“第六工坊”。他開始研發適合小規模生產的激光雕刻機,并利用這些設備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經過半年的改造,團隊在張家港搭建了一個500平方米的小型工廠。團隊研發的設備可以在木頭、亞克力和金屬等材質表面進行激光雕刻加工。
“當時我們機器的最大特點就是效率高。”以6寸的木刻畫為例,“第六工坊”只需三四分鐘即可完成打印,但其他競品多數需要20~30分鐘。
考慮到開發自營平臺引流困難,團隊先行在淘寶上線了該項服務。用戶選擇好產品后,提供需要雕刻的圖片,客服通過團隊獨立開發的系統,幾秒鐘即可生成激光雕刻后的效果圖。
◆ 設備在銀首飾上雕刻出的圖案
尋找業務增長點
2015年12月,團隊完成了3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飛圖創投。資本到位后,在線激光雕刻服務于去年年初正式上線。
然而由于缺乏運營經驗,“第六工坊”曾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每月淘寶店鋪交易額只在數千元至兩三萬元間徘徊。令劉丁更為著急的是,公司沒有發現可以預期的業務增長點。
事情在去年9月出現了轉機。一次聚會上,一位賣黑檀木書簽的朋友苦惱自己每天只能完成100個訂單任務。劉丁發現可以用自己的設備為這些小B端提供加工服務,“相比之下,我們的技術可以幫助他們提升5倍制作效率”。
雖然團隊陸陸續續與一些天貓店鋪、禮品公司開展了合作,但受物流和倉儲成本的限制,這種小B端服務無法規模化。因此忙活一年下來,公司營收不到300萬元。
機會總是在無意間出現,劉丁發現團隊掌握的技術能夠在大型B端行業規模化運用。這個契機在過年回貴州老家時發生。
在茅臺鎮從事定制酒工作的一些朋友,詢問劉丁能否在酒瓶上進行激光雕刻,這樣防偽二維碼就不會輕易磨損掉。“無法實現。”受材質影響,激光雕刻部分與瓶身其他部分的顏色一致,沒有區分,因此即便打出了二維碼,也無法正常掃描讀取。
回到北京之后,劉丁卻在仔細琢磨這個事情。他請教了高校相關專業的教授,發現可以在材料表面添加特殊涂層,或者將微粉材料添加到吸收率很低的材料中。這樣在激光高溫照射下,物體表面就會形成標記點。
◆ 在瓷磚表面覆蓋涂層后,用激光設備就可雕刻出高反差圖案,這條龍只需4分鐘就可完成制作。
陶瓷、塑料、不銹鋼等材質的產品運用這種激光復合加工技術后,可以在雕刻出高反差的圖形和文字,“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擴展了材料加工范疇。” 同時,由于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雕刻的字符、數字編號、條碼、二維碼等標記將具有唯一性,為防偽提供了新的選擇。
6月中旬,該項技術研發成功,現已運用于一些建筑物瓷磚、地磚、石材的圖案雕刻,以及高可靠性耐熱輪胎硫化標簽制作。公司也與茅臺鎮定制酒行業開展合作,未來將在當地鋪設專用生產線。
◆ 加入特殊材質后,激光即可在塑料表面雕刻出各種紋理。
與此同時,團隊將新研發的激光—電化學加工技術用于個性化禮品精細鍍金,這一舉措也改變了一直增長乏力的C端銷售,連續三個月實現100%的增長。目前,“第六工坊”每月營收40萬元。
公司現尋求500~800萬元Pre-A輪融資,主要用于新技術完善和市場拓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