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業成為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
山東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領頭雁”,在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中,山東正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推進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三鏈重構”,農業“新六產”成為山東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也成為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
山東作為設施農業發達的東部地區之一,這里的農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新舊動能轉換中的重要一環,很多農企已經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找準角色開始發力,作為在全國布局發展的農企華盛綠能就是其中之一。
華盛綠能市場總監張敬表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園區的跨界融合發展、農業品牌化、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是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的聚合可以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增加綠色農產品供給,不斷提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實現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加速。
目前,華盛綠能與昌盛日電在全國聯合打造的光伏農業園區都在千畝級以上,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已經非常成熟,園區集現代農業、農業科技、農業創業創客、造血扶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于一體,每個園區內產業豐富且對當地農業發展帶動作用強,為農民增收拓展新空間,在全國28個省份的百余個園區受到了當地各級政府認可,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示范,在推動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中一直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通過光伏與農業的結合,用工業化的方式發展現代農業,實現了工農互補,形成了一二三產完美融合。這種模式使一些原本不具備農業種植條件的地區實現了農業規模化發展生產,比如在沙漠化地區的內蒙部分地區,農業產業技術應用將沙漠變綠洲。
也讓一些原來沒有的農業產業發展也成為了可能。“比如南茶再北引,通過光伏與農業的結合,茶葉已經種到了山東更西更北的寧夏、東北、內蒙等地區。”張敬表示,這種模式既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也實現了產業升級。
科技新農,資源整合打造新舊動能轉換樣板
大數據、云計算、光伏發電等科技元素等進入農業領域,可以助推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步伐,會大大提升農業智慧化、科技化、現代化水平,其應用對農業提質增效顯而易見。華盛綠能在農業領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板。以運營園區為載體,企業實現了金融、政策、科技、產權、品牌要素的集聚。
在農業技術方面,園區內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是大數據的應用典范之一,通過農業物聯網技術匯總園區棚內作物生長環境數據,云計算進行精準調整,保證種植環境最佳,既提高了產量也提高了質量,產品不僅暢銷國內也銷往國外地區。比如蔬菜出口以色列、荷蘭等地,花卉產業已經出口到迪拜并在開拓更多的國外市場。
張敬說,“新舊動能轉換一方面是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另一方面,我們注重讓農民充分參與、充分受益,農民不但可以獲得工資、承包、創業等不同增收渠道,還可以掌握多項農業技能和經營知識,成為新農人”。未來,華盛綠能基于當前在農業領域已經進行的布局和發展,將在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建設上發力,在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中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