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八市一區”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其中,江門簽約項目達到57個,投資額353.4億元,簽約項目數量、質量及總投資比前兩屆均有所突破,特別是簽約項目數量在“八市一區”中僅次于佛山。
近兩成簽約項目來自深圳
與前兩屆相比,本屆珠洽會更加突出發展成果展示,主要包括展覽交易、項目簽約、專利項目創意對接、投資推介、交流對話五部分內容。在項目簽約方面,“八市一區”簽約項目達到288個,投資總額3368.5億元。其中,江門簽約項目達到57個,投資額353.4億元,為歷屆之最。
在本屆珠洽會開幕當天,“八市一區”共有30個代表項目上臺簽約,其中江門簽約項目4個,分別為電氣設備及鈑金制造項目、金橋汽車車用合金材料擴產項目、通信類智能檢測檢驗設備及智能機器人項目、海目星激光設備項目。
總體而言,本屆珠洽會,江門簽約項目數量、質量及總投資比前兩屆均有所突破。其中,簽約項目數量在“八市一區”中僅次于佛山,同時簽約項目涵蓋激光設備、自動化設備、高端高低壓成套電氣設備、高端機車、機器人等新興產業。
具體而言,在江門57個簽約項目中,投資額超10億元的項目有14個,總投資240.5億元;新招商引進項目達到44個,投資額為230.8億元;增資擴產項目12個,投資額為92.6億元;基金金融項目1個,投資額30億元。
不過,盡管江門簽約項目數量領先于中山、珠海,但在投資額上,江門與這兩個城市仍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江門本屆簽約項目投資額為353.4億元,而中山、珠海分別為937億元、638.6億元,這也說明了江門目前仍需引進更多重大裝備制造項目。
近兩年來,江門大力推動“深江對接”,本屆珠洽會的項目簽約情況顯示,兩地合作正漸入佳境。據統計,在江門此次簽約的57個項目中,11個來自深圳,其中6個為投資超10億元的高新技術裝備制造業項目。
而根據江門市經信局提供的數據,兩地的產業合作也正在不斷加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門新引進的產業共建項目中,來自深圳的占24%;在談的深圳項目有32個,投資總額超過250億元。
新興產業在江門加速布局
在本屆珠洽會上,江門近40家裝備制造業企業帶著90多件展品,重點展示了該市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大交通裝備等集群的發展成就。記者發現,目前江門裝備制造產業呈現出兩大明顯趨勢:一是一批擁有自身核心技術的企業成長為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二是一批新興裝備制造產業項目正在江門加速布局。
在這次展會上,江門市地爾漢宇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車輛(江門市)有限公司等企業紛紛展示了自己的最新產品,引起與會者極大關注。其中,中集車輛(江門市)有限公司展示的鋁合金液罐車吸引了現場不少客商的“眼球”。據中集車輛(江門市)有限公司經理郭明明介紹,該產品主要用于危險化學品的運輸,采用了模塊化的設計,具有車身輕、卸料速度快等優點,相關技術屬于全國領先水平,可有效減少我國危化品運輸事故的發生。
像中集車輛這樣來自江門的“隱形冠軍”,在本屆珠洽會還有不少。例如,富華重工是亞洲最大的半掛車專用零部件生產商,掛車車軸產銷量多年來穩居全球第一;廣東高新凱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是全國生產規模最大的專業精密滾動直線導軌副生產企業;海鴻電氣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立體卷鐵心變壓器生產企業。
另一方面,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近年來江門戰略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產業集聚效應也正在逐漸顯現。以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為例,江門近年來先后引進中車廣東、克諾爾和眾城交通裝備等項目,初步形成了整車和零部件供應產業鏈。
在本屆珠洽會上,作為廣東唯一獲得城際動車組制造許可證的企業,中車廣東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展示了CRH6型動車組模型和轉向架,就吸引起不少客商圍觀。中車廣東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車組充分利用我國CRH380A高速動車組技術創新平臺設計出來的最新一代車型,技術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區四市錯位發展亮點紛呈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在本屆珠洽會上,江門三區四市的企業都積極參展,除了現場不少“高大上”的簽約項目引人注目外,各地不同的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特色也令人印象深刻。
以蓬江區為例,本屆珠洽會,該區的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科杰機械自動化有限公司、歐佩德伺服電機節能系統有限公司、廣東瀚盈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廣東聚金激光技術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共有19個產品參展,其中激光產品成為其一大亮點。
記者了解到,蓬江激光產業園規劃項目及周邊配套占地1000多畝,總投資超80億元,園區可承載20家以上激光產業項目,未來將力爭成為產值規模超過200億元的激光產業集群工業園。作為激光產業園的重點項目,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在蓬江棠下的江沙示范園成立子公司,接下來擬投資15億元,主要生產激光設備及新能源汽車電池設備。
江門高新區此次則有地爾漢宇、智能云科、利和興、優美科等9家企業參展,重點展示了該區在智能制造、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域的發展新亮點。
據統計,本屆珠洽會江門高新區一共有5個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0億元,其中深圳市利和興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類智能檢測檢驗設備及智能機器人項目將于2020年底建成投產,未來將建成利和興先進生產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示范基地,用于通信類智能檢測檢驗類設備及智能機器人的生產制造。
新會區則充分展示了該區在“運輸裝備”領域的實力。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區此次共有7家先進裝備制造業企業參展,包括中車廣東、中集集團、國通克諾爾、海星游艇和南洋船舶等,重點展示該區的軌道交通裝備、特色專用設備、船舶與海洋工程等項目。
其中,南洋船舶、海星游艇、中交四航局以及新粵豐船舶與海洋工程先進裝備企業均攜帶了各自公司最新研發的船體模型在現場展示,吸引了不少客商的注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