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爬坡前行的彩電業來說,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是難得的沖量佳期;對于不同的彩電品牌和不同技術的產品來說,也是一次關鍵的市場檢驗節點。從中怡康黃金周期間的監測數據來看,國內彩電一哥海信的地位仍十分穩固,旗下的ULED電視和激光電視都領跑市場,“王炸組合”威力十足;OLED陣營雖然集體發力,聲勢較大,但與ULED以及LCD整體市場相比,還存有明顯的差距。
看黃金周的市場數據,有兩個關鍵問題值得注意:
第一,誰稱雄55寸以上彩電市場?
熟悉行業的人都知道,55寸是市場近年來賣的最好的尺寸段,在55寸以上大尺寸市場的表現情況,體現的是彩電品牌當下的實力,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競爭格局走勢。
中怡康數據顯示,55寸以上尺寸市場,海信以16.31%銷量份額和16.05%銷售額份額,高居行業前列。其實,在全尺寸整體市場中,海信也以16.5%零售額份額,排名第一。可以看到,黃金周期間,購買55寸以上高端大尺寸電視,海信已成為大部分消費者的首選。
第二,哪種新技術最受消費者歡迎?
近年來,彩電業顯示技術概念頻出,但在諸多技術選項中,消費者會如何用實際行動投票,對于不同陣營的技術主導者來說,關系重大。
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黃金周期間,海信ULED電視銷量達到17035臺,銷售額達到1.36億元,同比均大漲71.5%。從均價看,ULED電視既親民又高端,均價近8000元。
再看看OLED陣營。從銷量看,OLED電視銷量為4967臺,銷售額為8197萬元,同比也有200%以上的增長。這說明,一方面OLED電視的基數還比較小,另一方面黃金周期間一些品牌的大力度的降價促銷還是起到了作用。從監測數據看,創維、長虹、飛利浦等品牌的OLED電視售價都快逼近了1萬元,只有索尼OLED電視的均價還維持在3萬元以上。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55寸市場中,OLED電視銷量份額為2.18%,而ULED電視銷量份額達到了6.06%。從銷量數據來看,ULED電視是OLED電視銷量的3倍多。這也說明,在高端電視市場,ULED還是更受歡迎。
如果對比整體液晶市場,OLED的差距會更大。數據顯示,OLED黃金周期間的銷量份額為1%,而全年累計則更低,僅有0.5%。雖然OLED電視黃金周和全年累計銷量同比都有不小的提升,但這樣的提升相對液晶的整體優勢來說,還是太小。
第三,超大尺寸市場誰領風騷?
如果說55寸以上市場的整體表現,體現的是彩電品牌當下的整體實力,那么在80寸以上超大尺寸市場的表現,則更能反映出品牌未來戰略卡位的準確度。
其實,熟悉行業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數據并沒有太大的懸念。因為,在超大尺寸彩電市場,最早布局激光技術并自主開發運營的海信,領先地位根本無人可動搖。
中怡康數據顯示,在80寸以上彩電市場,海信激光電視占據3成以上份額,零售額份額近4成,是毫無爭議的霸主。在85寸以上市場,海信的優勢則更大,銷量份額達到52.7%,零售額份額54.2%,拿下超過半壁江山。
疾風知勁草。彩電企業需要像海信一樣,凝練核心競爭力,擁有自己的“王炸”,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迎來一個又一個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