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要點:
1、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所作的貢獻。
2、激光行業迎來第四輪增長,正在邁向千億級市場。在全球市場中,中國的市場需求增長速度最快,達到了20%,遠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長水平。
3、2017年二季度36家激光企業中營收同比增速超過100%的有6家,增速在50%到100%區間的有11家,另有13家企業增速處于0%到50%之間。
一、引言
瑞典皇家科學院2017年10月3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所作的貢獻。
2016年2月11日,LIGO項目的科學家宣布,他們已經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標志著宇宙學和物理學研究將進入新的階段。物理學家將通過探測引力波來了解宇宙的過程形象地描繪成用耳朵聽聲音的過程,這顛覆了以往人類探究宇宙的方法。
有關引力波的預言是由愛因斯坦在100年前的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開始時,引力波遭到了物理學家的質疑。從理論的角度,引力波的存在仰仗的是時空與其他物理實體之間的微妙差異,而這一微妙差異又非常難以通過實驗證明。
如今三位美國科學家經過40年的研究,終于通過科學實驗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
現在,再沒人懷疑引力波的存在了。引力波是廣義相對論的預言產物,而廣義相對論在20世紀已經被無數的觀測和實驗所證實。此外,一些天文觀測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間接證據。物理學家甚至算出了引力波的一些特征值,比如傳播速度。引力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一致。
本次實驗除了證明引力波存在外,實驗方法本身也非常有意思??茖W家們為了捕捉到引力波非常細微的信息,理論上探測臂越長越好,然而現實世界中要制造這樣的探測儀器幾乎不可能,所以科學家們想到了使用激光模擬超長的探測臂來進行實驗,據悉LIGO的實驗長度超過了4千米。
其實,激光不僅可以用于科學實驗,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如激光切割、激光印刷、激光測距、激光焊接等,此外激光精密細微加工在新能源、信息技術、生物醫療、新材料、航空航天等產業也成為必不可少的加工手段。
二、激光行業迎來第四輪增長正在邁向千億級市場
從2000年以來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波動情況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歸功于小功率激光在輕工業上面的普及,例如利用小功率激光加工設備對服裝皮革等打標。該階段的龍頭上市公司平均年營收規模在3至5億元,而普通公司的營收普遍不足億元。
第二個階段,新能源、電子設備的發展帶動大功率激光設備需求的上升,如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等業務。由于大型設備的價格與銷量雙雙提高,也大幅推動了龍頭公司的業績表現。根據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的觀察,第二個階段龍頭公司的年營收被推升至20億元以上,是第一階段營收的4-5倍。
第三階段,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蘋果手機、LED、光纖等的崛起,消費級電子精密加工趨勢形成,同時也對激光精細化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階段中對整個激光設備銷售提升貢獻最大的,莫過于蘋果等智能機產業鏈的客戶對激光設備的采購,根據統計,2012年前后蘋果產業鏈客戶對激光設備的采購金額就高達幾十億元人民幣。
現在正在經歷的可以說是第四個階段,隨著激光應用越來越廣泛,除了消費電子和新能源行業外,OLED、半導體、3D打印、國產汽車生產線升級等因素都成為激光行業新的增長點。根據目前發展態勢,2017年-2018年,國內激光龍頭公司的年度營收有望突破100億元大關,這一數字是第三階段的5倍左右。
此外,根據瑞士咨詢公司Optech
Consulting的市場報告,2016年激光材料處理系統的全球市場增加了6.8%,達到126億美元的新高,折合成人民幣是一個接近1000億元的市場。同時報告還指出,在全球市場中,中國的市場需求增長速度最快,達到了20%,遠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長水平。
那么除了A股的龍頭公司外還有哪些公司能共同分享這一千億級別的市場呢?根據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的統計,#新三板的激光企業共有36家#,按照不同的細分領域又可以分為7小類,分別是激光醫療設備、工業加工設備、激光元器件、激光夜視儀、激光顯示、激光電源、激光測量設備。通過深入分析,我們認為除了一些大型設備的供應上新三板企業不如A股的龍頭公司外,許多細分領域中新三板企業均表現出色。下文,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就將針對這些極具潛力的企業進行深入研究。
三、新三板激光企業競爭力分析
(1)從毛利率變化看哪個領域最有潛力
從毛利率的絕對值來看,將最近3期平均毛利率從低到高排序,依次是激光測量設備、激光顯示、加工設備、激光電源、激光夜視儀、激光元器件件、醫療激光設備。其中激光測量設備3期平均毛利率為35.48%,在激光7個小類中排名最后。不過即使如此,還是要比新三板整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高出近10個百分點。而排名第一的醫療激光設備的平均毛利率更是高達51.21%,相當于每賣出100元設備,就能賺取51元的毛利,盈利能力相當可觀。
從毛利率最近3期的變化趨勢來看,加工設備、激光夜視儀、激光元器件三個細分領域毛利率有升有降,其毛利率的變動幅度小于5%,總體上保持平穩。毛利率下降比較多的3個領域是激光測量設備、激光顯示和激光電源,三者毛利率同比下降幅度均超過6%,其中下降最多的激光顯示,同比下降幅度達13.69%。
在7個細分領域中,醫療激光設備是唯一連續3期毛利率穩步上升的。通過上方圖表能夠明顯的看到,醫療激光設備除了毛利率穩步提升外,毛利率的絕對值也是最高的,所以從存量指標和增量指標來看,醫療激光設備表現最好。
(2)80%以上激光企業營收實現正增長,增速超過100%占6家
整體上看,2017年二季度36家激光企業中營收同比增速超過100%的有6家,增速在50%到100%區間的有11家,另有13家企業增速處于0%到50%,而營收出現負增長的僅有6家企業。
如果按細分領域的統計,激光測量設備中3家正增長2家負增長,其中負增長的企業數量占負增長企業的1/3。激光電源3家企業全部實現正增長,且增速都在50%以上,平均數值為63.58%。激光顯示2家企業平均增速達到57.56%。激光夜視儀2家企業平均增速為102.9%。激光元器件3家企業全部實現正增長,不過3家企業增速相差甚遠,分別是108.93%、29.37%和7.17%。加工設備14家企業中除了2家負增長外其余企業表現都不錯,營收同比平均增長81.28%,其中增速最快的德中技術實現營收3596萬元,同比增長282.58%。醫療激光設備7家企業中5正2負,平均增長18.95%,主要是兩家負增長的企業拉低了平均數值。
從具體公司的表現來看,2017年中報營收增長最快的十家企業分別是德中技術、睿恒數控、邦德激光、帝爾激光、集光通達、炬火科技、嘉泰激光、視美樂、中谷聯創、科英激光。
在前10的榜單中,加工設備占有5席、激光夜視儀1家、激光元器件1家、激光顯示1家、激光電源1家、醫療激光設備1家。除了加工設備企業基數較大的因素,其余細分領域頗有雨露均沾的意味。
如果從企業實現高增長的途徑來看,德中技術主要因為順利進入工業量產市場所致。睿恒數控則是受到市場整體回暖的帶動。邦德激光作為光纖激光切割設備的供應商,產品精度提高使得海外客戶增長所致。帝爾激光主要依靠光伏電池產業的帶動。集光通達在鐵路項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從來帶動營收高速增長。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將激光企業高速增長的原因歸結為兩個主要因素。第一,由于上下游產業的發力,導致對激光設備需求大增,從而增厚了激光企業的業績,而仔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帶動激光企業發展的這些行業大多集中在新興行業里。第二,通過企業自身實力的增強,攻克技術難關獲得優勢和客戶的認可,從而提高市場份額導致的營收大幅增長。
(3)估值分析
根據A股上激光概念股的表現,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挑選了比較有代表性的4家上市公司進行分析。這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工科技、大族激光、大恒科技和金運激光。
以上是四家上市公司最近半年的股價走勢圖,通過圖表可以清晰的看到,半年來四家龍頭激光企業的股價呈穩步上升的走勢。其中漲幅最大的大族激光5個月漲幅超過52%,將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的漲幅遠遠的拋在后面。
通過對比可知,股價的表現相當給力,那么市場給予它們的估值又是多少呢?根據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的統計,截止2017年10月12日,華工科技、大族激光、大恒科技、金運激光的市盈率分別為54.12、37.48、159.33、340.45。同時期,上證A股和深證A股的整體市盈率分別只有18.23和38.44。由此可見,市場對于激光企業的估值還是相當慷慨的。
為了比較新三板企業與上市公司的估值。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在36家新三板企業中篩選取了17家有股價成交記錄的公司進行對比。
通過下圖可以看到,除了兩頭比較極端的市盈率分布外,大多數公司的市盈率都在15至25之間,平均市盈率為18.69倍,相對于上市公司動輒幾十上百的市盈率來說有不少的折價空間。
四、精選新三板龍頭激光企業
(1)聯贏激光833684.OC
聯贏激光是一家新三板上激光焊接的領跑企業。公司專注于激光焊接設備的研發、制造及銷售的企業,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產品包括激光焊接機、激光器、激光焊接工作平臺以及激光焊接機系統等。根據財報,2017年前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6億元,同比增長57.68%;歸母凈利潤達4206萬元,同比增長18.67%。此外,公司后續訂單充足,業績具備持續增長潛力。
(2)波長光電831518.OC
小功率激光設備的龍頭企業。公司主要從事光學元件、組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提供激光和紅外系統解決方案。主要服務于光學光電子領域,先后開發了數十款新產品,包括激光擴束、掃描、聚焦、光束整形、雙頭精密分光等。在納米和光波導領域,公司專攻光學仿真軟件,協助支持客戶進行納米器件、半導體激光器件、通信微器件的設計和仿真。
合作伙伴實力強大,與華工科技和大族激光等上市公司的長期供應商。
(3)帝爾激光835053.OC
公司位于中國光谷,是海外歸國博士團隊領導的高科技激光設備制造商,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成立5年多來,公司在國內已樹立太陽能電池激光設備制造業的行業標桿地位,是國內太陽能電池激光設備的領導企業,已躋身國際太陽能電池設備和技術服務一流供應商行列。
2017年上半年,隨著太陽能電池制造產線升級為PERC產線的需求增加,公司針對PERC技術的激光消融設備市場需求旺盛,使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長。
(4)科英激光871966.OC
專業從事激光醫療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研究領域涵蓋了激光技術、光學精密機械、激光電源技術及光機電一體化配套設備等領域。公司承擔了國家科技部多項技術攻關項目,KL型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系統于2011年獲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多項技術產品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及省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
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整形美容科、皮膚科、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和婦科等醫學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