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細數全球營收千億美元的公司,中國實力僅次于美國

    星之球科技 來源:金融縱橫談2017-10-18 我要評論(0 )   

    一家公司,如果能夠達到營業收入1000億美元,這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千億美元公司,在全球任何一個行業,都是能夠影響整個行業

    一家公司,如果能夠達到營業收入1000億美元,這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千億美元公司,在全球任何一個行業,都是能夠影響整個行業的巨頭公司,基本都是在全球范圍內具備影響力的公司。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9個國家擁有千億美元公司,全部在歐美和東亞,首先是經濟實力全球六強的美中日,德英法,然后是瑞士荷蘭韓國,相信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大家都不會覺得意外,因為大家都知道很多這些國家的知名公司。
     
    英國居然也有千億美元公司,你仔細想想,你知道什么英國公司?也許想了半天只能想起一個勞斯萊斯,做汽車也做航空發動機。另外還有ARM,規模并不大,而且現在已經被軟銀收購了。
     
    英國兩家千億美元公司,首先是BP石油公司,然后是法通保險公司。嗯我們可以看出來,BP石油公司是很有科技含量的,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寫的一樣,地球油氣資源開采是高科技,基本核心技術在歐美手里,歐美以外主要是中國產業鏈比較完整。
     
    想想曾經每時每刻國旗都在太陽照耀下的大英日不落帝國,如今也就只有BP一家千億美元科技公司,還是覺得有點心酸。當年日俄戰爭,日本人就跑到倫敦去借錢,可見英國當年的地位,短短100年,世界就變了。
     
    法國居然也有三家千億美元公司,安盛,道達爾,巴黎銀行。
     
    分別是賣保險的,搞石油的,賺利息的。所以不要老是說中國的銀行,兩桶油,保險什么的規模大。法國最大的公司同樣是石油,保險,銀行。英國最大的兩家公司也是石油和保險公司。
     
    剩下就是荷蘭瑞士韓國三個小國了,要知道,中東的土豪國家,南亞的大國印度,強人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整個非洲,金磚國家巴西,墨西哥等等,都沒有千億美元公司,而這三家居然有,可見三個小國還是很優秀的。
     
    韓國有一家千億美元公司,是哪家你肯定知道。這家公司也不是一千億美元,而是2000億美元級別,今年三星成功的實現了單季度利潤超蘋果,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沒有之一。是的,三星凈利潤世界第一,比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BP石油,豐田汽車,大眾汽車,高盛都要更賺錢。
     
    瑞士也有一家千億美元公司,嘉能可,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公司之一,排名世界第16位,這是一家大宗商品交易商,通過買賣各種大宗商品比如礦山等等牟利。瑞士人搞金融資本運作有一手。
     
    荷蘭比較厲害,竟然有兩家千億美元公司,一家是荷蘭殼牌石油,這家公司是全球公司十強,另外一家是EXOR集團,這家公司其實是意大利人的公司,總部設在荷蘭,EXOR集團你也許沒聽過,但是尤文圖斯,法拉利,菲亞特,Jeep,瑪莎拉蒂,SGS等等你肯定聽過,EXOR集團是這些公司的大股東。
     
    荷蘭在中國人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小國,其實荷蘭是世界經濟大國,排名世界第18位,在歐洲,就經濟總量而言,除開我們熟知的德英法意西,就是荷蘭了,排在第六位。
     
    下面我們看下美中日德四強了,當然,說是四強,其實差距也是很大的。
     
    德國有4家千億美元公司,1家安聯保險,其他3家都是汽車公司,大眾,戴姆勒,寶馬。沒錯,寶馬是千億美元公司,德國人牢牢占據汽車工業的頂端。
     
    日本有5家千億美元公司,1家日本郵政,1家電信NTT,其他3家都是汽車公司,豐田,本田,日產。
     
    就如我前面的文章寫的,汽車產業現在是日本的絕對支柱,汽車產業的興衰關系著日本的國運,其實德國也是一樣,汽車產業現在是國民經濟的最大支柱產業。
     
    日德兩國這樣的經濟結構,是一定要完蛋的,代表人類未來發展方向的電子商務,移動支付,高速物流,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基本都是中美在領跑,日德大大落后了。曾經兩國世界領先的電子科技企業,都沒有千億美元公司了。
     
    然后就是中美兩個巨無霸了。
     
    美國有22家千億美元公司,不虧是超級大國。但是仔細一看,又覺得為美國感到有些擔心。首先是22家千億美元公司里面,竟然有6家是醫療相關的,也是千億美元公司數最多的行業。
     
    快捷藥方控股控股,是做醫藥銷售,處方管理,醫療保險和事故認定的。CVShealth:零售商和醫療保健商。聯合健康公司,也是醫療保險和醫療服務相關公司,康德樂公司,美源伯根公司,麥克森公司三家,都是做藥品批發,分銷之類的。
     
    我們都知道,美國的醫療體系極其昂貴,每年消耗了大量美國人的收入,我們也知道,中國留學生,中國人去美國旅游,都必須買醫療保險,否則一旦生病,或者車禍,或者因為其他什么原因意外受傷,急診和住院治療費用都是天價,這個現在都是常識了。
     
    無怪乎每次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新總統上臺,醫療體系改革都是施政和競選的重中之重,光是上面6家美國企業,每家收入都是上千億美元,就可以看出美國國民有多少收入流向了這個產業。
     
    像上面最大的兩家,聯合健康公司收入1848.4億美元,排世界五百強第13位;CVShealth營收1775億美元,排世界第14位。
     
    金融和銀行業2家:摩根大通銀行,房利美。
     
    保險業1家:伯克希爾哈撒韋,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2050億美元,同時也做很多投資。
     
    愛克森美孚和雪佛龍2家,兩家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化工企業之一。
     
    零售業有4家:克羅格集團,沃博聯,好市多,沃爾瑪。其中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公司,2016年收入高達4858.7億美元,排在世界第二的公司是中國國家電網,營收3152億美元,只有沃爾瑪的60%左右。
     
    電信企業2家:Verizon,AT&T。
     
    科技行業5家:通用電氣,亞馬遜,福特汽車,通用汽車,蘋果公司。
     
    如果光看美國的千億美元企業的話,可以看出最有技術含量,算得上美國立國支柱的,還是ICT產業,汽車產業和能源行業,總共8家公司。
     
    其中ICT產業公司4家,亞馬遜,蘋果,Verizon,AT&T;汽車2家;能源3家:愛克森美孚,雪佛龍和通用電氣。通用電氣其實是一家綜合工業集團,比方說他還做醫療設備,通用電氣制造大量能源設備,包括發電機,石油生產設備等等。
     
    好了,現在該輪到盤點中國的超級公司了。
     
    全球總共53家千億美元公司,美國22家,日本5家,德國4家,法國3家,英國和荷蘭2家,瑞士,韓國各1家,總共40家。注意到沒,全部是發達國家。
     
    其余13家千億美元公司,都是來自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特殊性,那就是我們既是發展中國家,又是全球唯一一個事實上各個產業都在與發達國家競爭,并且在擠壓其份額和利潤的超大型國家。
     
     
    看完了國外的企業,我們就可以認識到一個道理,除掉銀行,保險,金融,零售,醫療保健這些科技含量比較低的產業,同時電信行業也除開。
     
    發達國家的最大的三根支柱:
     
    1、汽車業:日本有3家,德國有2家,美國有2家,荷蘭有1家(意大利人的EXOR集團,旗下包括菲亞特,法拉利,瑪莎拉蒂什么的)
     
    2、ICT:韓國1家三星,美國2家,亞馬遜,蘋果
     
    3、能源業:美國3家,英國1家,荷蘭1家,法國1家
     
    發現一個規律了沒,美國是唯一一個三大支柱產業(汽車,ICT,能源)都有千億美元企業的公司,而且每個產業都有2家以上,什么是超級大國,這就是底氣。
     
    接下來我們盤點下中國的13家千億美元超級公司,我們也能很容易的發現一個規律,中國和美國一樣,也是一個在三大支柱產業上都有千億美元級別公司的國家。
     
    這13家公司里面,首先是7家銀行,保險和電信公司。
     
    對應西方三大支柱產業,我們有6家:
     
    能源行業三家:國家電網(世界五百強第2),中石化(世界第3),中石油(世界第4);
     
    汽車1家:上海汽車集團(世界第41位)
     
    ICT行業1家:鴻海精密(世界第27位),處于下游代工行列
     
    另外還有1家是什么?是我國作為基建狂魔獨有的屬性,也即是中國建筑公司,2016年收入1445億美元,排名第世界24位。
     
    要想徹底在競爭中戰勝西方,實現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在這三個領域取得優勢。
     
    首先是能源
     
    能源是人類一切活動的輸入量,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人類使用能源只有種植農作物獲取光合作用,使用水力推動水車和船只,以及使用人力和畜力來搬運和生產。二戰時英美為了制裁日本戰爭,就是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
     
    如今西方有BP石油,殼牌石油,道達爾集團,愛克森美孚,雪佛龍等世界頂級能源企業,他們掌握了這個星球上絕大多數的能源開采,能源是經濟的輸入量,如果大多數能源被他們掌握,那么我們在輸入量不夠的情況下,經濟規模很難實現趕超。
     
    這些年,我們為了破解中國的能源困局,付出了巨大的戰略資源和代價,曾經我們90%的石油都要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那時我們還沒有強大的海軍,我們現在開辟了中俄,中哈陸上石油管道,扶持了委內瑞拉,安哥拉,尼日利亞,蘇丹,俄羅斯等石油供給國家。直接導致和西方在蘇丹問題上不斷交鋒,西方以人權為借口試圖打斷蘇丹對中國的能源供給。
     
    所以我們在能源方面,必須培養出自己的強大企業和西方能源公司競爭,為民族復興提供有力的能源保證。
     
    然后是汽車產業
     
    汽車是人類第一大產業,上下游聯系著鋼鐵,輪胎,玻璃,空調,電子,顯示屏等無數的產業,尤其是日本德國兩國,汽車產業是他們的命脈,日本和德國最大的公司,都是汽車公司,即使強大如美國,福特,通用這種千億美元級別的企業倒閉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我國汽車工業已經60年了,至今自主品牌雖然發展喜人,但是還算不上強大,這是我們的恥辱。
     
    第三個是ICT產業,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從美國興起的,在信息技術方面美國已經遠遠的把其他國家甩下了,不期望我們能在短時間內趕上美國,但是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緊跟他們的腳步,從上游的集成電路,到下游的終端品牌,從應用軟件到操作系統,只要跟上了跟穩了,憑借規模優勢我們可以實現最終趕超。
     
    ICT技術是美國強大的根基,也是美國進入九十年代之后發展不斷加速,逐漸甩開歐洲和日本的根本,ICT產業的價值在不斷放大,我國在這方面實現趕超,不僅能在國內培養出龐大的新的中產階級階層,而且將會徹底摧毀他們在技術方面的自信。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第四個大型產業,在這個產業我們已經實現了領先,那就是建設國土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我們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建設力量,只要集中力量,培養出一批世界級的基建公司,不僅可以保證我們的國土上有全世界最好的基礎設施,還可以幫助全人類搞建設,促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我們民族復興,不只是我們自己要走向全世界最富強,而且是要以能帶動人類共同進步為標志。
     

    轉載請注明出處。

    千億公司500強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