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史陶比爾 “人機協作”和“激光應用”勾勒機器人未來發展藍圖

    星之球科技 來源:榮格2017-11-02 我要評論(0 )   

    2017年,史陶比爾(Stubli)集團迎來了新的發展里程碑。10月20日,史陶比爾(杭州)精密機械電子有限公司隆重舉行了二十周年慶典

     2017年,史陶比爾(Stäubli)集團迎來了新的發展里程碑。10月20日,史陶比爾(杭州)精密機械電子有限公司隆重舉行了二十周年慶典暨二期廠房落成儀式,而今年也適逢史陶比爾集團成立125周年。從瑞士蘇黎世湖畔最初的一個家庭小作坊起步,歷經一個多世紀,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如今擁有12家制造工廠且在29個國家和地區均設有銷售分公司的跨國集團,史陶比爾在工業制造中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自1982年涉足工業機器人行業以來,史陶比爾憑借產品在質量、精度、安全性、效率等方面的優勢,已然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領跑者之一。公司旗下綜合全面的4軸和6軸機器人系列為不同應用和行業定制設計和開發,包括食品包裝、快速分揀、激光切割、加工模具,以及紡織機械中的“穿針引線”,都可以借由一只只靈巧的機械手完成,所有產品均具備一般工作環境和特殊敏感環境下強大的適應能力。
     
     
    工博會新品細說“人與機器”的點點滴滴
    在慶典當天,榮格工業傳媒也借此契機采訪了史陶比爾杭州公司的機器人事業部經理張振惠先生,聆聽他分享公司在工業機器人發展方面的一些真知灼見。我們的話題先從即將于十多天后開幕的工博會聊起。據張振惠介紹,此次史陶比爾將在工博會旗下的機器人展(RS)上隆重發布全新TX2系列協作機器人。“新一代產品秉持‘大道至簡,卓越表現’的設計理念,配備先進的CS9安全控制裝置,促成卓有成效和安全的人機協作,這也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款同時兼顧了速度、性能和協作安全性的工業機器人。這一系列產品迎合了智能工廠和工業4.0的需求,能實現信息互通和信息安全。正如我們本次參展的主題‘人與機器’所勾勒的,這兩者在未來將攜手共進。”張振惠說道。
    史陶比爾杭州公司機器人事業部經理張振惠
     
    另一款重點展品則是彰顯柔性激光應用技術最高水平的三維激光焊接熔覆機器人系統RX160。在張振惠看來,激光與機器人的融合趨勢在近幾年愈演愈烈,為打造高品質的智能工廠作出了顯著貢獻。他還透露,本次展會,史陶比爾現場將會展示15臺特色鮮明的設備。“大家可以在史陶比爾智能工廠(Smart Factory)現場體驗不同類型的人機協同技術”。 
     
    工業4.0為機器人產業注入新動能
    當前,在工業4.0 、中國制造2025以及人工智能等熱潮的推動下,機器人行業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工業4.0涉及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3D打印等眾多要素的互聯互通,工業機器人當然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相較基于產品概念的工業3.0而言,工業4.0最大的區別在于其真正基于客戶定制和精準需求。”張振惠表示。
     
    他指出,“近年來在中國,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以及人力成本的激增,‘機器換人’作為一種推動傳統制造業實現產業變革的‘智造自動化’技術已經遍地開花,許多傳統生產企業開始大量將工業機器人引入車間,幫助提升靈活性、提高標準化、精細化水平、降低廢品率,最終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工業機器人為進一步邁向工業4.0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不難看出,傳統工廠如果沒有通過大量機器人的改造,便很難走到工業4.0。“機器換人帶來的機遇就是將傳統工廠改造為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只有先將這塊進行改造后,再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互聯網+’新興技術最終實現閉環制造。”
     
    據介紹,史陶比爾的機器人也在某些應用領域有出色表現。“例如,我們的6軸機器人在光伏行業能夠替代人工完成超薄柔性晶體硅片的切割和上下料搬運,不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也顯著降低了硅片的破損率。”
     
    此外,在激光應用領域,史陶比爾的激光機器人同樣表現卓越。張振惠指出,相較于人工切割以及其它成本高昂的傳統切割手段,“激光+機器人”在提供柔性系統解決方案方面的優勢不言而喻——柔性編程可適應不同產品需求和小批量加工,同時實現高效精準的切割。面對廣泛的激光應用行業,史陶比爾提供全系列手臂和統一的控制平臺,“無論是激光切割(包括CO2激光切割和光纖激光切割)、激光熔覆、激光焊接、毛化還是表面處理等應用需求,史陶比爾都能提高效精準、安全易用的解決方案。”張振惠介紹到,“針對超高強度輕質量的熱成型件加工難,成本高的特點,作為機器人激光應用的領先者,史陶比爾機器人聯合中國本土系統集成商推出了雙機器人熱成型件三維激光切割系統,達到精度、效率、成本結合的最佳效果。”
     
    三維激光切割系統加工鈑金件
     
      

    雙機器人熱成型件激光切割系統
     
     
    秉持創新理念 不斷尋求突破
    談及未來發展規劃時,張振惠躊躇滿志地表示,史陶比爾將繼續堅持把產品做專、做精、做強。從工業機器人市場來看,中國的潛力正日益提升。IFR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消費量占全球總量的30%,達到87,000臺。
     
    “具體來看,我們在醫療市場的全球占有率達到60%以上,而我們的拾取機器人在包裝行業的發展潛力非常大。同時,汽車零部件市場更是史陶比爾另一個成功的版塊。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市場,我們在太陽能行業的占有率很高。此外,我們的激光機器人在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家電行業等金屬和塑料件的切割加工領域也占據相當高的份額。”張振惠一一細數。
     
    擁有百年基業的史陶比爾也將“創新”視為立業之本。“從產品和技術的創新角度看,史陶比爾是目前全球唯一可自行設計與制造齒輪減速器的工業機器人廠商。這一絕對精度可達到99.9%的減速器賦予了我們機器人最高的精度、性能和控制力。另外,持續加大對應用方面的持續開拓也是重中之重,我們的工業機器人團隊基于用戶的實際需求,正不斷攜手合作伙伴在細分行業進行更多的本地化創新解決方案的開發,其中包括汽車、3C、食品、醫療等多個版塊。”
     
    就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看,未來亟需攻破的一大技術挑戰還是“人機協作”。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尚未實現真正完善的“人機協作”。“對此,史陶比爾在該領域通過不斷突破和研發,已經取得了一些卓富成效的收獲。比如,我們的TX2系列新品應用了特殊的無線傳感技術,從而在人機協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運行時,當有人或物體靠近時,協作機器人將做出更快、更敏銳和更智能的反應。同時,史陶比爾的協作機器人以及其它工業機器人產品的安全等級也是最高的,在業界處于領先地位。”張振惠總結道。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應用機器人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