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硬科技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是“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和倡導者。
“我們深知,研究所的使命是持續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轉化為硬科技企業、轉化為經濟效益,要永遠‘保持饑餓’。這意味著,我們不會‘靠在一棵大樹下做懶漢’,而是要成為創新的源泉、創新的發動機。”
該所所長趙衛提到的這一辦所理念,讓西安光機所在十年間形成了“研究所+孵化器+天使基金+創業培訓”的創新生態體系。2012年,西安光機所發起設立西科控股;次年9月,為解決孵化企業后培育企業的問題,西科控股發起設立國內第一家專注于“硬科技”領域的國家級科技孵化器——中科創星,專注于硬科技領域企業孵化。
硬科技的概念即孕育于此。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將科技比喻成一個“金字塔”。最尖端的是科幻,往下依次是黑科技、硬科技、高科技,最底部是科技。“也就是說,硬科技是比高科技還要高的技術。在科技金字塔中,硬科技承上啟下,起到中流砥柱的關鍵作用。”
硬科技概念提出后,成功實現了思想輸出,不僅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同,更在“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稱道。
“我們希望通過硬科技概念的提出喚醒社會對科技的關注,讓人們認識到科技能夠真正推動人類的進步和變革,對中國未來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米磊說。
“八路軍”各顯神威
經過梳理和調研,西安提出了硬科技“八路軍”的概念,認為當前最核心的“硬科技”集中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電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八大領域。
如今,硬科技“八路軍”在政策支持下,已經顯露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及激光領域研發團隊共同組建的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硬科技創業公司。多年來,該公司開創了國內激光微細加工的新局面,在激光微細鉆孔、切割、刻蝕、3D打印等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在軍工領域及消費類電子、微電子、寶石奢侈品等民用領域得到成功應用。
利用超快激光極端制造技術,研發團隊解決了困擾中國十余年的航空發動機葉片加工難題。“如果說航空發動機是工業中的‘皇冠’,那么發動機葉片就是‘皇冠’上的‘明珠’。”中科微精董事長、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研究員楊小君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葉片壽命直接影響到整個發動機的壽命,對加工工藝的要求極高,傳統的電加工方法無法滿足要求。
如果能使用超快激光加工,則可以避免加工瑕疵,做到無損制造。楊小君說,中科微精從2010年開始在該領域進行攻關,終于取得了突破。利用超快激光加工出來的航空發動機葉片,壽命從原來的幾百小時提升到幾千小時。目前,該技術已在國內部分軍用、民用飛機上得到應用。
現在,像中科微精這樣的硬科技企業,已經越來越多地在西安匯集,并逐漸向全國輻射。在米磊的構想中,硬科技“八路軍”是硬科技目前發展的重點,這些技術一旦能夠成功產業化,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原標題:硬科技“八路軍”集結關中為哪般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