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營收最紅火的激光企業多數與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有關,前一陣子與幾位激光企業老板聊天,其中談到智能自動化裝備前期苛刻的合同條款以及后期的款難收的問題,看似上不了臺面,但確確實實在阻礙企業的發展。最近朋友圈看到一張照片,照片顯示一家工廠門口掛著白布底黑字的巨幅橫條,上面寫著“還我血汗錢”。這是房地產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這不是,這是設備企業在要債。
設備企業被討債,其實沒什么大驚小怪的。本人之前有幸在激光企業干過,且正好主營業務為銷售動力電池生產設備,銷售近幾年自然是逐年翻翻,可應收賬款那也是翻翻,電池企業以設備不好用、有點小問題賴著不驗收不給設備款,那是慣用伎倆,付款越來越差,可以用“非常嚴重”來形容。首付款拖,設備驗收后還拖,尾款繼續拖,有些甚至拖著拖著就沒了……

一年到頭有的企業長期拖欠設備商賬款,高達幾千萬。有的企業老板手機已經處于失聯狀態。 其實欠款幾千萬還不算高,據說欠款幾個億的都有。真是令人惶恐!
高端智能裝備發展是國家戰略,之前筆者在一些文章中就提到過,大部分的激光企業已經轉型升級為激光智能解決方案及激光自動化裝備系統提供商,在各自的發展領域干的是“如魚得水”。出售的產品那都是整條自動化產線,動不動一個定單都是上千萬級。其實設備偶爾出點故障那也正常,賣一條線配一組人馬也正常,可有些老板就說了,賣產線還不如以前賣單機輕松,“這可不好,這是在發展的道路上開倒車”。激光工藝融合工業自動化發展是未來發展趨勢,不順應潮流其結果就是“死”。筆者要在這里提醒的是,必須解決控制軟件總集成、整線節拍等問題,你設備不出問題那客戶自然也沒話說,不給錢那自然也理虧。畢竟客戶生產那也是耽擱不起的。
激光企業干的都是實體,老板們都是良民,這個行業里上市公司并不多,可以說大部分都是掙得辛辛苦苦,日子過得也是緊巴巴,可那些供應商的態度是“來者不拒”,找更多的設備供應商來共同背債成為了無良企業的 “戰略目標”。對于那些中小型生產企業來說,不進入吧,又好像錯失了機會,以后要想再進入就難了;進入吧,又必須承受賬期長、資金流轉不暢的風險。“吊著玩”那是自然且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無比苛刻的商務條款,賴著不驗收不給設備款。設備不好用、總有點小問題,設備款的事你們再等等吧。等著等著又到年底了!這些上不了臺面的事終將會拖住激光企業發展的 “大腿”,這就是我擔心要提醒的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