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生意忙不過來
一口氣連上6臺數控龍門銑,4米、6米、8米、12米規格的均有,總投資達1600萬元。從2016年到今年,來東機械的動作可不小。
來東機械位于葛店開發區華頂工業園,是一家從事機械綜合類加工的公司。昨日,記者在該公司車間里看到,12米的數控龍門銑正在生產,還有兩處正在平整地基準備安新的數控龍門銑。
“正在生產的是龍門床身,專門為華工激光配套的。”公司總經理劉東旗高興地說,“僅這臺12米的數控龍門銑就花去了410萬元。投這么多錢,我現在不擔心,有市場啊。”
2015年,劉東旗的信心可沒這么足,“當年訂了一臺8米的數控銑床,一是因為資金不足,二是因為對市場的信心不足,沒搞成。”
今年,劉東旗的動作的確大于往年,主要是因為葛店開發區的激光智造產業鏈逐漸形成,并漸入佳境,“我已摸了市場,僅華工激光要生產400臺激光切割機,400臺切割機就需要400臺床身,僅這些夠我一忙的。當然,華工激光也有另外配套的廠家。”
來到葛店華工法利萊,一臺激光切管設備正在調試。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鄧家科拿出一截方形不銹鋼筒請技術人員進行激光切割演示,技術人員在操作屏上輸入相關數據,啟動設備,閃亮的激光光束很快將不銹鋼方筒鏤空,一個帶“福”字的金屬筆筒就成型了。
金屬筆筒還有些溫熱,鏤空線條整齊流暢。“加工這種產品,過去靠銃床,先銃,再打磨,工序多,且不精致。有了這種設備,完全可以實現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的需求,把傳統的銃床工藝淘汰了。”鄧家科說。
11月30日,3臺激光切管機從華工法利萊發往美國,這些設備可以對圓管、方管、矩形管以及異型管等型材進行高速高質量激光切割。
鄧家科告訴記者,目前,華工激光的激光制造技術處世界第三,產品應用處全球第一,2017年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0%。同時,華工激光的產品在23個國家和地區得到很好的應用。
華工激光出口的激光制造設備的床身便是來東機械生產的,“我現在與華工激光成了戰略合作伙伴,來活就干,跟開‘流水席’樣,手上已有近400萬元的生產訂單。”
與來東機械有業務往來的還有匯科信公司。在該公司生產車間,已封裝好的激光自動切割工作站準備出廠,“為楚天激光生產的,今年交付了近40臺。”公司董事長楊誠說。
現在,劉東旗很忙,“我們幫華工激光、科貝科技、科普易刻等區內企業加工激光切割機的床身,活兒都做不過來。”
記者了解到,以華工法利萊為龍頭,葛店開發區逐漸形成激光智造產業鏈。
抱團成“鏈”企業不再“孤島”
據介紹,目前,葛店開發區已有30余家企業圍繞激光智造發展。接下來,楚天激光、逸飛激光、吉事達激光蝕刻等一批企業還將落戶。
有關專家調研分析,葛店開發區內的激光智造企業分三類,一是以華工法利萊為代表的知名品牌激光切焊設備制造商;二是以科貝科技為代表的中小激光設備生產企業,這其中包括一批制造激光切割、激光裁床的小微企業;三是為激光制造企業配套的機械加工企業,如來東機械、匯科信等。
“這些企業的生產配套幾乎不出開發區,打個電話,馬上取樣、取料,送產品,就在區內完成。”劉東旗說。
曾經,這些企業都是一個個“孤島”,互不了解,資源沒有共享。大家談了這樣一個笑話,兩家企業的大門面對面,一家企業要加工一批配件。跑到外地加工后,回來卸貨時,對門企業的員工說,我們不是同樣能生產嗎?
近年來,葛店開發區多次組織激光智造類企業串門互訪,到華工激光、光谷企業上門學習交流,并搭建起企業交流平臺。“就在交流中,大家了解了各自的需求,產業互補,形成了良性循環,家門口的企業,互相熟悉的人,事情總好辦些。”劉東旗坦率地說。
武漢光谷是我國5大激光產業集群之一,其中華工激光占據市場高端。產業外溢,葛店開發區是首選之地。
“我們通過多種形式,整合資源,促進企業互通,把葛店激光制造產業由點串成線,倒逼升級,打造成名符其實的激光切割加工中心。好的產業配套,對域外激光企業會產生吸引力。”有關專家認為。
近期,葛店開發區內企業翰文機電已租7000平方米廠房專做激光床身,來東機械增加設備提高配套能力。占領不斷擴大的激光切割機加工市場,葛店企業已開始抱團搶先機。
迎接“光制造”時代來臨
有分析表明,目前,我國工業領域普遍接受了激光加工的概念,激光產業蓬勃發展,中國將步入“光制造”時代。
“因為,激光加工節能、沒污染,美國一半的產業與激光有關。我國激光智造產業還處發展階段,整個產業鏈涉及光源技術、數控技術、機電技術、應用終端。其中,光源技術,我國以華工激光為龍頭,已位居世界第三。”楊誠是湖北省激光行業協會副會長,他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生產工具升級是關鍵,激光技術是核心。
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戰略背景下,傳統工業制造業面臨深度轉型,其核心之一就是效率提升的同時,轉向附加值更高、技術壁壘更高的工業制造。
作為為激光智造配套的實力派,通過多年的努力,匯科信已基本搭建完成三大模塊組成的高端制造服務平臺,為激光行業及智能裝備行業的硬件系統提供“三基”(基礎硬件的工業設計、基礎精密加工制造、基礎聯調裝配工藝)服務。
作為本土企業,楊誠對葛店開發區的激光智造產業發展有自己的分析。他認為,葛店的區位與配套能力是其他地區不比可的。因為,其已與武漢光谷融為一體,區內制造企業生產配套能力較強。不過,也有待改進的地方,如,激光智造需要高素質產業工人,葛店開發區需要在這方面下工夫。另外,有些制造企業仍處小、散、亂狀態,需要促其升級,實現動能切換。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光技術及制造技術是實現制造業大國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
近年來,葛店開發區依托武漢優勢創新資源,圍繞“政—產—學—研—用”,充分激發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的潛力,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全面對接,實現優勢互補。特別是,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的五軸聯動激光裝備項目、鋼軌激光強韌化項目、機器人產業園、OLED新材料項目、智能制造產業園、精華減速機制造項目已落戶。
從上游生產核心激光器,到生產各類激光加工設備,再到激光設備的配套加工。目前,一個激光加工完整的產業鏈正在葛店開發區形成。(來源:鄂州日報)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