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資本市場
半導體行業:中國崛起正當時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網2018-01-11
我要評論(0 )
以史為鑒,中國正面臨著半導體第三次產業轉移的歷史性發展機遇歷史上的兩次半導體產業轉移均產生國際巨頭企業,現中國已成為半導體
以史為鑒,中國正面臨著半導體第三次產業轉移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歷史上的兩次半導體產業轉移均產生國際巨頭企業,現中國已成為半導體產業第三次轉移的核心地區。1)第一次:20世紀70年代,從美國轉移到了日本,造就了富士通、日立、東芝、NEC等世界頂級的集成電路制造商;2)第二次: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韓國、臺灣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的主力軍,三星、臺積電等企業誕生。第三次轉移直指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型半導體公司均在中國有產業布局,并在大幅加大投資力度。 中國半導體產業已具備把握歷史性機遇的能力
政策方面:國家發展戰略,大基金已撬動5000億地方基金。發展半導體產業已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政府給予了稅收、資金、金融等全方位支持。大基金帶動下,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地方基金已達5000多億。
需求方面:提高自給率迫在眉睫。中國半導體市場需求占全球的1/3,但2016年產業自給率僅36%。產業依賴進口,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貿易逆差達1657億美元。根據SEMI預測,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供需缺口可以達到880億美元。
產業基礎方面:中國已形成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并且已具有一定競爭力。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IC設計、制造、封測的產業比重分別為37.7%、26%和35.5%。其中,設計產業已有部分企業展現國際競爭力;在需求刺激下,晶圓制造投資迎來歷史高峰;封測行業發展成熟,已達國際領先水平;設備和材料等配套穩步發展,大尺寸硅片有望在2018年實現國產。
投資金額創歷史之最,半導體產業迎來發展大機遇
我國半導體產業當前供需缺口巨大。2016年中國地區晶圓制造產能僅占全球10.8%,而消費市場占全球33%。我們測算2016年我國晶圓每月供需缺口達305K片,要在當前產能基礎上再提升40%,才能滿足需求。 資本聚集,中國迎來晶圓制造發展大機遇。根據SEMI預計,2017年至2020年,全球投產的晶圓廠約62座,其中26座位于中國,占全球總數的42%。截止至2017年初,我國目前已有11條12寸芯片線在建設中,擬建的12英寸生產線10條,正在建設中的8英寸線7條。
三維度布局產業投資機會 我們認為中國可以把握第三次半導體產業轉移的歷史性機遇:政策護航、需求促進、產業鏈具備一定基礎。建議從以下角度布局相關投資機會:1)設備的投入上可達到一條晶圓線總投資的65%以上,芯片制造與先進封裝在未來幾年的產能擴充,創造裝備產業巨大需求。建議關注:北方華創、晶盛機電。2)設計產業是我國半導體產業占比最高的環節,也是目前企業布局較為全面的環節。第二期大基金即將籌建,其投資重點有望為設計類公司,建議關注芯片設計龍頭企業紫光國芯。3)在細分領域實現技術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公司。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