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解決方案

    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投入使用

    johnny 來源:新華網2018-02-07 我要評論(0 )   

    1月23日,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在軌交付,正式投入使用。實踐十三號衛星投入使用后,將納入中星衛星系列,命名為中

      1月23日,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在軌交付,正式投入使用。實踐十三號衛星投入使用后,將納入“中星”衛星系列,命名為“中星十六號”衛星。該星創造了我國及世界通信衛星多個“首次”,可實現偏遠地區的移動通信基站接入及其他行業應用,能滿足航空、航運、鐵路互聯網用戶接入需求。 
        資料顯示,實踐十三號衛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軌技術試驗衛星,于2017年4月12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在軌測試期間,圓滿完成了平臺技術和載荷技術兩大類,高效熱控技術、鋰離子蓄電池技術、電推進技術、高軌激光通信系統、Ka頻段寬帶通信載荷系統等11個試驗項目。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總師李峰表示,實踐十三號衛星創造了我國及世界通信衛星多個“首次”。包括:首次在我國通信衛星上應用Ka頻段寬帶技術,標志著我國衛星通信進入高通量時代;首次在國際上開展高軌衛星與地面的雙向激光通信試驗,使我國成為國際上首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首次在我國高軌長壽命通信衛星上工程化應用地球敏感器、Ka頻段寬帶接收機等國產化產品,改變了相關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現狀;首次在我國衛星上配置電推進分系統來完成全壽命期的軌道位置定點工作,推動我國衛星平臺技術全面跨入電推進時代等。 
        李峰介紹,實踐十三號衛星主要為中國地區等區域用戶提供服務,可實現偏遠地區的移動通信基站接入及其他行業應用,廣泛應用于企業專網、遠程教育、醫療、互聯網接入、數字新聞采集、機載船舶通信和應急通信等領域。該星可方便用戶快速接入網絡,下載和回傳速率最高可達150 Mbps和12 Mbps,能滿足航空、航運、鐵路互聯網用戶接入需求。此外,實踐十三號衛星還具有快速部署、建設周期短等優勢。 
        據悉,與一般通信衛星相比,高通量衛星具有容量大、速率高、價格低、終端輕便、組網快捷等獨特優勢。后續,我國還將部署超大容量的高通量衛星,預計到2020年,形成可覆蓋中國全境以及亞太地區,容量接近200 Gbps的通信能力,有力滿足“寬帶中國”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對寬帶通信的需求。 
        來源:新華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通信衛星激光通信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