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消息尚未得到證實,但俄羅斯確實存在該項目。2016年,金剛石-安泰公司曾宣布,正在開展機載激光武器系統相關工作,用于壓制敵方空中和天基偵察平臺;化工自動化設計局和別里耶夫飛機公司也參與了該“飛行激光武器”項目。2017年4月,該公司總設計師帕威爾·索茲諾夫表示,俄羅斯高層領導要求其研發可對在軌衛星實施電子干擾或“直接功能破壞”的武器。
項目簡介
該項目建立在蘇聯時期別里耶夫A-60機載激光武器項目基礎之上;A-60激光武器試驗臺由伊爾Il-76MD運輸機改裝而來,裝有氣體激光器。該項目還與蘇聯1984年開展的Kontakt 30P6項目類似,Kontakt 30P6項目尋求改裝米格-31D戰斗機,利用從“克羅納-N”太空與衛星觀測綜合設施采集的目標數據,并使用79M6 Kontakt導彈擊落敵人衛星。

而作為新型反衛綜合設施的一部分,新一代激光武器將安裝在尚未命名的全新飛機上,該飛機不會以伊爾Il-76MD重型戰略運輸機為基礎;此外,該綜合設施可能還包含地面和雷達組件。
最近工作進展是一系列試驗。這些試驗最早始于蘇聯晚期的A-60激光武器試驗臺。2016年,該系統完成了深度現代化,對原始的別里耶夫A-60飛行試驗臺進行了重大翻新和升級。此后,俄羅斯對這種反衛武器持續進行飛行試驗。這種武器還具有潛在的反導功能。
美國對俄中反衛武器的擔憂日益加劇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的研究分析員塞繆爾·班尼特表示,俄羅斯認為在潛在沖突中美國衛星將構成重大威脅,并積極準備在太空對抗美國的技術能力,比如可瞄準數百千米高空目標的電子戰技術。俄羅斯激光武器技術的發展與美國和中國齊頭并進。

美國國防官員對反衛武器的擔憂日益加劇。2017年5月,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經評估,俄羅斯和中國均認為有必要抵消軍事、民用或商業航天系統為美國提供的任何軍事優勢,并越來越多地考慮將攻擊衛星系統作為其未來戰爭理論的一部分。今年1月,美國參聯會情報部門官員在接受《華盛頓自由燈塔》采訪時表示,美國正在發展基于導彈的反衛武器,這些武器最早可能在2020年具備作戰能力,并預測俄羅斯或中國在十年內就能獲得摧毀美國衛星的能力。2月初,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發布了2018年“全球威脅評估”報告,指出俄羅斯和中國尋求反衛武器作為削弱美國及其盟友軍事效能的手段;在發生沖突時,這些國家將使用反衛系統來抵消航天系統為美國提供的軍事優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