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60年美國加州實驗室里誕生的第一束激光到現在,僅僅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激光已經融入為制造業以及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推動著工業技術的革新與發展。我們出行所乘的交通工具、我們溝通所用的電子產品、我們探索所及的太空世界,都包含激光應用及激光加工技術,激光距離我們比想象的近。
自2006年第一屆慕尼黑上海光博會開始,展會一直在緊跟光電行業發展,促進行業內外的交流。在光電行業蓬勃發展和激光產品與日俱增的前景下,激光這項新型技術所帶來的激光安全問題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對激光安全問題都有嚴格的規范標準。但是,在歐美市場對激光安全嚴格把關的同時,相關標準卻在中國市場推行無力。
在2014年慕尼黑上海光博會發起行動,由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主辦,慕尼黑上海光博會承辦以及十家激光行業的領軍企業首次發起激光安全倡議活動。從此拉開了激光安全與慕尼黑上海光博會的不解之緣。我們攜手德國萊茵TUV制定規章和激光安全防護準則,對參展“激光器與光電子”以及“激光生產與加工設備”的展商進行激光安全的概念科普和引導。展會現場有設備運轉需求的展商需聽取德國萊茵TUV對于激光安全的建議,并采取相關的防護措施,對涉及到激光安全防護的機器距離、防護標準和警示等做出嚴格把控。
到2018年,五年時間我們與激光安全攜手并行,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已經發展成為展示面積達51,750平方米,展會三天55,872名專業觀眾蒞臨參觀的亞洲光電行業盛會。對于激光安全,一開始適應的過程是緩慢的,我們收到過展商的不解以及投訴;一方面展商欠缺激光安全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激光安全的防護也會產生實際費用。面對如此現實的問題,慕尼黑上海光博會抵住壓力,更強烈的意識到推動激光安全概念對于展商、觀眾的重要性。
攜手德國萊茵TÜV,致力于在展前對所有參展商傳遞清晰的激光安全要求,并提供:
• 慕尼黑上海光博會中英文的激光安全條款和演示安全須知
• 激光產品的等級以及標簽(安全、有限制、不允許)
• 對觀眾提供激光安全的提示信息
2018年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基于激光安全做出了以下舉措:
展會宣傳階段:
將激光安全的科普新聞稿發布在行業內網站、雜志媒體和官方宣傳平臺上;展商會收到關于激光安全的提醒;
展商提交信息和資料的展商中心顯著位置放著關于激光安全的相關規則;
展商手冊上對于激光安全開辟了特殊板塊加以鞏固;
布展階段:
德國萊茵TÜV的專家和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工作人員會對展商的激光安全都進行評估;
激光開機展商均提供開機激光安全承諾書;
開展期間:
展會期間每個展館主通道醒目位置都放置激光安全的海報;
現場宣傳冊配備激光安全的詳細內容;
展會現場激光護目鏡租賃(感謝成都希德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激光防護鏡);
德國萊茵TÜV的專家前往展會現場進行激光安全的培訓;
與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共同舉辦“激光安全培訓班”,對展商與觀眾開放,大力宣傳相關的知識和信息;
展商對激光安全意識有著明顯的改變,從最初被動接受檢查,由主辦強制要求加做防護罩;到現今主動提交激光安全申請書,現場按激光危險級別防護規范演示。運行機器的激光安全防護顯著提升,展商將他們對于激光安全意識轉化為了行動。
國內展商前往國際平臺時候不再因為激光安全知識的欠缺而苦惱,不同行業的專業觀眾參觀時表達慕尼黑上海光博會激光安全意識讓參觀更放心,作為亞洲領軍光電行業盛會,慕尼黑上海光博會有責任讓新展商也能夠了解并掌握激光安全知識,讓觀眾能夠放心參觀,讓應用領域專業觀眾在采購激光機器后也學會激光安全的防護。激光安全,任重而道遠。
作為亞洲激光、光學、光電行業盛會,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帶您全新領略“智能光制造”的無限魅力。 “智能光制造”,融合了激光、自動化、機器視覺等多項學科和技術, 作為一項綜合的先進生產力,在汽車、電子半導體、材料加工、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家電等制造行業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且在產品性能、效能、精度、成本控制上等各方面都表現優異。多項技術的融合,使“智能光制造”突破了傳統制造業的瓶頸,給現代制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