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營收及訂單創歷史新高。公司圍繞智能制造推進產業升級,隨著下游需求帶動,以及公司在激光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機器人等領域的布局推進,公司自2016 年開始業績明顯加速。2017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39 億元,同比增長23.07%,創上市以來歷史新高。公司2017 年實現新簽有效合同17.6 億元,同比增長24%,創歷史新高。2018 年一季度,全公司實現有效合同超5 億元,同比增長達25%。
公司激光加工裝備布局效果顯現。公司2018 年一季度激光加工裝備業務持續高增長,有效合同超1.6 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高功率二維激光切割機實現有效合同同比增長100%。公司從2008 年布局激光切割技術,截止目前,公司激光業務已經覆蓋了高功率平面激光切割、高功率三維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熔覆系統、精密激光切割以及增材制造等應用領域。2017年,我國激光產業鏈產值規模超過1000 億元,其中,激光裝備產值超過400 億元,其中切割、打標、雕刻、焊接是激光加工設備的主要應用領域。
參股鐳明激光,布局半導體激光加工設備。公司2017 年參股蘇州鐳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其19.93%的股權,布局面向半導體行業的皮秒精密激光加工設備。隨著半導體特征尺寸縮小和制程更加敏感,包括低k 刻劃、直徑小于100μm 的μ-通孔鉆孔、表面復雜時的封裝切割以及由許多不同的材料組成的封裝等制程中,機械工具逐步無法滿足應用需求,激光加工應用比例逐步提升。
公司有望受益于金屬成形機床行業集中度提升。公司為為數不多的以金屬成形機床為主業的上市公司。2015 年,國內金屬成形機床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70 家,2009 年以來整個行業的毛利率水平處于13.6%至18.90%的區間,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不高。我們認為,金屬成形機床行業過分零散的格局有望在未來得到改善,公司有望受益于行業集中度提升。
公司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8 年-2020 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8.07 億元、22.29 億元和27.21 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7 億元、1.68 億元和2.14 億元;EPS 分別為0.36 元、0.45 元和0.57 元,對應PE分別為24.49X、19.97X和15.55X。我們給予公司2018 年32 倍合理估值,目標價12.6 元/股,上調至“強烈推薦”評級。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