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針對工業發展現狀,提出了“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目標,將激光技術作為先進制造技術列為國家高技術產業重點發展項目。在《“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將“激光制造”列入重點發展的先進制造技術,將“大功率激光材料與器件”等先進電子材料列入重點發展的新材料技術。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深入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工業發展的必要趨勢,而激光技術作為產業發展新動能,對提升制造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山東激光產業相關單位近500家之多,在部分領域走在行業前列,激光產業鏈也很完備,有堅實的產業基礎。隨著全球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激光行業市場份額增長迅速。發展中國家在制造業升級過程中,逐步使用激光設備代替傳統設備,對激光產品的需求旺盛,系目前全球激光行業市場最主要的驅動力之一,激光技術及產業已成為眾多政府重點扶持并由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主導的國家戰略新興產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立偉在大會上表示,聯盟的成立是山東省政府、學會、企業共同為山東省激光產業發展辦的一件實事、好事,也是我國光學界的一件大事。周立偉院士對技術創新聯盟寄予厚望,期待聯盟能夠發揮好牽引帶動作用,真正成為政府和企業的雙向溝通平臺;強強聯合攻克技術瓶頸,促進成員單位間合作與發展;積極取得各地的主管部門的支持,為激光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和資源傾斜。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壽桓從產業和技術創新兩個層面進行指導。周壽桓院士表示,技術是產業之源,創新是決定企業發展方向、發展規模、發展速度的關鍵要素,只有大力發展關鍵核心技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受制于人的隱痛。

山東省激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首任理事長肖成峰表示,我國激光行業經過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從無到有、不斷積累、持續開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激光行業無論是在核心能力投入的規模和持續性上,還是在跨學科融合和應用拓展的廣度和深度上,與發達國家比尚存在差距與風險。大致體現在:一是散、小、弱;二是高性能激光器芯片、器件長期依賴進口,受制于人,不僅成本高昂,尚有斷貨風險。中興事件也驗證了這一點;三是受資源所限,單一產品相對強,跨界融合相對弱,制約著應用的拓展;四是理論研究、實驗成果相對豐富,缺乏產業化的機制和平臺,導致產業化偏弱。
本次聯盟成立大會同期舉辦了山東省激光產業論壇,邀請了業界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優秀企業代表分享激光技術研發及產業發展的經驗,涵蓋了從上游外延材料、芯片、器件到下游應用產品以及周邊晶體材料、光纖激光器、激光制造裝備等完整產業鏈。
本次論壇的舉辦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分享、交流激光產業前言技術的平臺,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激光產業的發展,并相互攜手,共同合作,推動山東省激光產業的進步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