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中興一季度凈虧損54億元,激光行業的繁榮下藏著多大風險?

    cici 來源:慕光Laser2018-07-30 我要評論(0 )   

    7月27日晚間,中興通訊更新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5.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2%;


    7月27日晚間,中興通訊更新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5.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2%;凈利潤虧損54.07億元,上年同期盈利約12.14億元。大家都知道這段時間中興經歷了怎樣的傷痛,痛苦的根源就是在于核心的芯片技術沒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

    從激光行業上市公司的半年業績預報來看,各公司業績都有著喜人的增長,各自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尤其是國產激光器的兩大巨頭銳科和創鑫,都已實現了萬瓦級激光器的研制,并能滿足工業上的要求。但這一片繁榮增長的背景下,我們的激光行業,其實也面臨著與中興一樣無“芯”的隱患。

    目前市場上使用最多的當屬光纖激光器,其主要核心器件包括光纖增益介質、泵浦源、激光芯片、光纖光柵、光纖合束器、QBH頭及準直器。國內幾大激光器制造商及科研院所在這些核心器件上下了不少功夫,在光纖增益介質、泵浦源制造技術、高功率光纖合束器、QBH頭及準直器上已經實現了技術突破,但因為產能不足,穩定性也有待市場檢驗,尚不能實現全自主的批量生產。同時,光纖光柵和高功率激光芯片的制造技術,依然被國外企業掌握著。

    根據大族激光、銳科激光等業內翹楚近期的表態,中美的貿易摩擦沒有影響公司運營,即激光行業暫時不會因為芯片及激光器問題遭遇“中興式”痛苦,但“有器無芯”的狀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存在著不可預估的風險隱患。因此,研發全自主的高功率激光芯片及光纖光柵應當是整個行業需要重視的方向。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興通訊光纖激光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