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努力
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實現從“中國制造”
到“中國創造”的跨越!
今天松湖妹要給大家
帶來的創業故事的主角是
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地華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他是如何為“中國創造”
默默奉獻自己的力量
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地華,江西進賢縣人,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教授級高工,2008年被評為“東莞市創業創新百名杰出人物”,個人擁有發明專利近20件,先后四次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
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7年,于2014年12月在深圳創業板上市,是一家以“X光+激光”為基礎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求學與品格
貧窮是一部內涵十分豐富的教科書,在艱難的歲月中,徐地華很早就肩負生活的重擔,體味到人生的艱辛,養成了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獨立向上的可貴品格。
高中年代的徐地華要到縣城求學,當時交通不發達,平時上學要走路4個小時。徐地華表示這段經歷永世難忘,正是這段經歷磨礪了他堅忍不拔的性格。高考后,他以360分的高分被華東地質學院錄取,從而成為村里自1976年后的第一個大學生。
十載寒窗苦讀,一朝功成名就。1984年,徐地華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地球化學專業,并被學校授予“優秀畢業生”稱號,而當時全班也只有兩名“優秀畢業生”。
積累與提升
畢業后,徐地華被分配到位于江西鷹潭的原核工業部華東地質勘探局二六五大隊工作。工作4年后,1988年適逢地礦企業的轉型,徐地華南下東莞,到市經委屬下的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職。
憑著堅忍不拔的學習精神以及過硬的技術基礎,徐地華很快獲得上級的認可,從實習生崗位升任車間主管、質量部經理、營銷部經理等重要職位。
因工作關系,徐地華經常出差去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并訪問了一些世界知名企業。特別是觀察到國內外機器車間環境差異如此之大,當時的徐地華感慨萬端,在心頭產生了一種很朦朧的、說不清楚的想法。
隨著時日的增加,徐地華越來越感覺到:生益雖然給了他很多成長與鍛煉的機會,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曾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如人生經驗、企業管理、思維方式等,但也正因為這些東西的豐富多彩,就需要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供他去策馬奔騰、縱橫馳騁。
下海與創業
2001年9月9日,徐地華離開了生益科技,下海創業,研制電子材料。2008年,又將企業名字升格為“廣東正業科技有限公司”,業務也開始多樣化,從原來的電子材料拓展到各種印制電路板設備,同年正業科技榮獲“東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東莞市首屆創新企業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廣東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榮譽稱號。
▲正業科技落戶松山湖
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員工人數不斷增長,原來的管理模式慢慢不適應新要求。2009年,徐地華強化內部管理體系,制定了“董事抓領導、領導抓經理、經理抓員工”三層管理模式,同時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將研發中心升級為“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到目前為止,正業科技集團旗下員工2000人,其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者60%以上,申請專利100余項,正是研發團隊支撐著正業科技的自主創新之?舉。
寒冬與機遇
“2008年金融危機后,PCB行業受到嚴重的沖擊,設備供應行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一大批企業倒閉,其中不乏我們的競爭對手,我們能生存下來并能找到發展機遇,主要是因為我們走先一步找準定位,大量投入在研發,堅持自主創新。”他指出。
“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會打破舊的市場關系平衡,建立新的市場關系,這正是新的競爭者進入的最佳時間,正業科技是新競爭者,不怕金融危機,在同行眼中的寒冬,找到適合自己的機遇。”
目前正處于后金融危機時代,很多制造業都表示難以維持,但正業科技目前又通過技術創新和資本力量,并購多家優質標的物,進軍智能制造平臺型企業,正迎來了新的機遇。
內生發展與外延并購
自創立以來,正業科技堅持自主研發,陸續推出多款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產品,比如半固化片無塵自動裁切機、字符噴印機、PCB全自動二維碼激光打標機、鋰電X光無損檢測系列設備等。
近年來,為打造“大智造”平臺,正業科技先后收購了多家高科技公司。通過不斷的收購,正業科技的智能制造板塊日趨完善,形成了自動化和解決方案的集成供應能力,覆蓋了3C、鋰電、自動化、LED、家電、電梯等景氣度高的行業。
與此同時,正業科技強化內部管理:成立中央研究院,統籌分支機構的研發方向和資源;推動MES系統(針對制造企業車間執行的一套生產管理系統)上線;根據電子行業智能制造的產業特點,積極打造電子信息領域“智能化裝備+材料+整體解決方案”的平臺公司。
因場地受限,在松山湖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8月,正業科技智能制造中心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占地30156平方米,總建設64600平方米,建成后將大幅度提升正業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也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競爭活力。
感恩與感謝
談到創業中感謝的人,徐地華毫不猶豫地表示首先感謝的是妻子,一是因為她無怨無悔地支持,井井有條地打理家庭事務,讓他無后顧之憂;二是因為正業科技是一家民營企業,家族式管理這種模式下,不可避免會出現股權利益分配爭議等問題,而妻子表現得豁達與明白事理,維護整個企業后院的安穩,讓他非常感?動。
經過思考,徐地華說:“這一輩子,我遇到過很多貴人,都需要感謝,但最需要感謝的是公司的科研團隊,技術創新是正業科技發展的根本,技術強則正業強,科研團隊支撐著正業過去以及未來。我們研制設備是以頂替進口為目標,沒有科技團隊的艱苦奮斗,何來正業的現在,何來正業的未來?”
“正業科技成立20周年的時候,對于這樣重要的日子,公司選擇開展徒步公益行與直接發送福利給每一個員工,沒有大排場,但有的是對我們這些基層員工的感恩與關愛。另外公司還設立了愛心專車,關心公司內有需要資助的同事,通過愛心基金對偏遠地區的小孩進行扶貧與助學,感覺正業很溫暖和人性化。”一名普通員工說。
未來與遠景
正業科技2017年度營業收入為12.65億元,同比增長110.78%,年均增長89%以上。凈利潤為1.98億元,同比增長171.27%,2017年凈利潤增幅在全部A股公司中排名第3位;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96億,同比增幅28.07%,實現凈利潤1.15億,同比增幅40.47%。徐地華表示,正業科技立志成為智能制造行業全球優質供應商,小而強,細水長流,年年有增長,年年有分紅。
為實現上述目標,以德國西門子和國內美的公司為榜樣,徐地華表示,正業科技首先應強化內部管理,制定行動方案——“穩、準、狠、快”,即基層做事要快、中層執行要準、高層決策要狠、企業發展要穩;
第二,確定“科技強企之路”,每年投入科研方面的經費不少于營收總額的5%,另在北京設立全資子公司,招引更多元化的人才加盟;第三,創新內部制度,利用企業文化和分配制度,激勵科研團隊和新并購企業揚長避短,發揮主觀能動性。
從一家單一的PCB檢測儀器企業開始,正業科技目前已發展成為專注智能制造的平臺型集團公司。徐地華表示,現在的他還只是一個創業者、開拓者、科技創新者,要繼續為中國智能制造業默默奉獻。
未來,正業科技將貫徹“一條主線、兩輪驅動、三大技術、三大市場”的戰略規劃,即圍繞“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這一主線,以“內涵增長為主,外延并購為輔”的兩輪驅動,持續打造“智能制造、自動化集成、信息化集成”三大核心技術,深耕“PCB、FPD、新能源”三大市場,形成以“X光+激光”為基礎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正業意為“揚正氣,成大氣”。
我們相信憑著徐地華“順潮流
走正道,揚正氣”的思想
正業科技未來定能
整合產業鏈各優勢環節
在中國智能制造中占據有力位置!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