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123
    今日要聞

    工業機器人領域如何解決人才缺失問題?

    星之球科技 來源:每日商報2018-08-29 我要評論(0 )   

    隨著智能制造的不斷推進,工業機器人作為發其展基石備受關注。《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作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

     隨著智能制造的不斷推進,工業機器人作為發其展基石備受關注。《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作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業機器人被認為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清晰地擺在我們面前:我國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遇到的最大瓶頸不是技術短缺,而是應用人才嚴重缺失。”周末,中國人工智能小鎮召開的智能制造技術人才培養論壇暨智能制造人才招聘會上,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項目主管張學群表達了對人才問題擔憂。
     
    據不完全測算,目前全國有7353家機器人企業,人才缺口達5萬人左右,并且未來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本次論壇以“智能制造人才培養標準與人才招聘就業”為主旨,圍繞工業機器人工程師的教育和就業為中心展開探討,目的在于緩解國內機器人應用人才結構性矛盾和人才荒問題。
     
    “隨著工業機器人銷量進入爆發式增長,預計2025年機器人工程師需求量將達到100萬,用于工業機器人操作維護、系統安裝調試、系統集成。”杭州指南車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增龍補充道。
     
    在論壇現場,工業機器人領域的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經常遇到人才不匹配問題。“一方面是就業難,另一方面是招人難。許多大學生學歷很高、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是到了實際崗位中‘并不好用’,希望能盡快在工業機器人工程師的培養上解決這個問題。”上海普萊克斯自動設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陸光躍說。
     
    對此,劉增龍坦言:“目前國內高職院校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方面的對口專業剛剛興起,大部分相關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技能水平仍然無法達到機器人企業需求,必須經過專業的崗前培訓才有可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如何真正做到信息化時代智能制造人才的培養,如何解決當前教育實踐資源的匱乏?
     
    作為本次論壇主辦方之一的指南車,推出了“知行合一”的機器人工程師教育理念。劉增龍解釋道,“所謂知行合一,即所學即所用。”
     
    在崗前培訓環節,指南車會根據用人單位要求的工程師技能設計課程體系。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帶領學員親臨項目現場采集信息,根據客戶需求出方案,并做設計。最后在用戶的現場檢測下,讓學員進行真實的項目調試。
     
    指南車人才服務部部長楊旭驕傲地表示,“目前指南車機器人教育已培訓近3000名工業機器人應用工程師,累計已有500余家機器人企業從指南車學員中招聘了工程師。”
     
    當天,指南車機器人公司也正式向行業發布“機器人人才網”第二版本,專注于打造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領域專業的精準招聘就業平臺,解決企業招人難,幫助工程師精準就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

    工業機器人中國制造2025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1
    1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