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備制造業中,傳統的電鍍工藝由于高耗能高污染一直被詬病,隨著中科院西安光機所中科創星孵化的激光熔覆技術的推廣應用,這一難題終于被破解。9月14日,記者在陜煤化集團銅川欣盛煤機公司了解到,他們引進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創業團隊研發的激光熔覆技術,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其生產的液壓承力裝備的耐用性也大幅提高,讓一個經營一度陷入困境的老牌企業煥發了由高科技“加冕”后的青春活力。
據了解,激光熔覆是一種新的表面改性技術,它通過在基材表面添加耐磨、耐高溫、耐腐蝕的熔覆材料(如合金粉末),并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使之與基材表面薄層一起熔凝的方法,在基層表面形成與其為冶金結合的熔覆層。該技術是激光加工系統應用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與維修、汽車制造、紡織機械、航海與航天和石油化工等行業。
銅川欣盛煤機公司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煤礦能源機械維修行業,以往礦用綜采支架立柱的中缸及活柱的維修及強化,傳統涂層工藝為電鍍硬鉻,其加工周期長、環境污染嚴重、耐腐蝕性差,維修效果無法保障,設備經常帶“病”運營,生產隱患巨大。而激光熔覆具有基材溫度低、不變形、強度大等獨特優點,大大提升了機械維修的效果和性能。此外,該項技術以激光器作為熱源,屬于完全綠色環保的加工方式。
“我們目前應用的激光熔覆技術,其加工設備使用高功率密度的激光,將合金粉末熔覆于被加工件表面,形成冶金結構的熔覆層,使用壽命較原來提升了3-5倍,而且低碳環保,零排放,真正地解決了傳統鍍鉻技術結合強度低、易腐蝕和脫落,以及在電鍍生產過程中引起的嚴重環境污染問題。”銅川欣盛煤機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據銅川欣盛煤機公司負責人介紹,激光熔覆這項綠色制造的技術革新,市場前景廣闊,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不僅能夠滿足自用,還可對外開拓市場,滿足客戶高端化定制需求,最大年產值預算可達4000萬元。該公司二期擬再投入4臺激光熔覆設備,用以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求。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該項技術和設備未來將廣泛應用于該集團公司的設備及其零部件的制造與再制造領域,最大限度地實現我省煤炭行業的產能升級和節能環保。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