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創業團隊研發的激光熔覆技術在陜煤化集團銅川欣盛煤機公司正式投入生產使用,并將廣泛應用于設備及其零部件的制造與再制造領域,助推陜西省煤炭行業最大限度地實現產能升級和節能環保。
據了解,激光熔覆是一種新的表面改性技術,它通過在基材表面添加合金粉末等耐磨、耐高溫、耐腐蝕的熔覆材料,并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使之與基材表面薄層一起熔凝的方法,在基層表面形成與其為冶金結合的熔覆層,是激光加工系統應用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與維修、汽車制造、紡織機械、航海與航天和石油化工等行業。2013年,中科院西安光機所重點投資孵化的硬科技企業必盛激光設計開發出了國內首臺熔覆用半導體激光器,通過多年發展積累和技術升級迭代,該項技術設備已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
在傳統工業制造領域,功能性電鍍技術是最有效的防腐工藝,但電鍍也是高污染的三大行業之一,尤其是對人體健康、空氣、水質和土壤具有極大的破壞性。銅川欣盛煤機公司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煤礦能源機械維修行業,以往礦用綜采支架立柱的中缸及活柱的維修及強化,傳統涂層工藝為電鍍硬鉻,其加工周期長、環境污染嚴重、耐腐蝕性差,維修效果無法保障,設備經常帶“病”運營,生產隱患巨大。而激光熔覆具有基材溫度低、不變形、強度大等獨特優點,大大提升了機械維修的效果和性能。該項技術以激光器作為熱源,屬于完全綠色環保的加工方式,逐漸被各界一致驗證為是最能替代電鍍的加工工藝。
陜煤化集團銅川欣盛煤機公司累計投資1700余萬建成的激光熔覆技術生產線日前正式投入生產使用,邁出了老煤企在科技創新驅動產品技術性能升級道路上的關鍵一步。其加工設備使用高功率密度的激光,將合金粉末熔覆于被加工件表面,形成冶金結構的熔覆層,使用壽命較原來提升了3-5倍,而且低碳環保,零排放,真正地解決了傳統鍍鉻技術結合強度低、易腐蝕和脫落,以及在電鍍生產過程中引起的嚴重環境污染問題。銅川欣盛煤機公司負責人表示,激光熔覆這項綠色制造的技術革新,市場前景廣闊,不僅能夠滿足自用,還可對外開拓市場,滿足客戶高端化定制需求,最大年產值預算可達4000萬元。公司二期擬再投入4臺激光熔覆設備,用以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求,持續助推企業實現創新穩步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