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邢飛:我不過是靠夢想活著的人

    來源:中國網2018-11-13 我要評論(0 )   

     邢飛1981年出生于山東沂南縣普通農民家庭,1999年考入東北大學,主修機械電子工程專業。2003年,邢飛考入中國機器人事業的搖籃

      邢飛1981年出生于山東沂南縣普通農民家庭,1999年考入東北大學,主修機械電子工程專業。2003年,邢飛考入中國機器人事業的搖籃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開始了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碩博連讀的學業,2007年博士還未畢業就進入業界龍頭企業沈陽新松機器人,隨后一手組建起企業的激光技術事業部,5年時間實現年產值1.5億。2013年,邢飛創辦了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激光制造設備,成功進軍了航空航天領域。2015年,邢飛榮獲江蘇省“雙創之星”,2016年又入選中組部第二批“萬人計劃”。

    image001.jpg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如今,中科煜宸已成為激光技術產業開拓者和領跑者。公司研發的大型送粉式金屬3D打印裝備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已應用到航空航天、核電領域,成為國內首家系列化金屬增材制造裝備的高科技企業,填補了國內高功率送粉式激光增材制造裝備產品的空白。取得驕人成績的背后,也很好詮釋了“厚積薄發”的深意。身為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邢飛近日獲評江蘇“最美青年”。

      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冊資本3033萬,是由國家“萬人計劃”人才邢飛博士及其團隊創辦,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成功孵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中科煜宸專業從事激光增材制造裝備(3D打印機)、智能激光焊接裝備、自動化生產線、核心器件和金屬粉末材料的研發與制造。

      目前,中科煜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全國增材制造標委會標準起草參與單位、國家發改委激光再制造產業化基地、國家工信部激光增材制造產業化基地、國家科技部同步送粉增材制造重大專項承擔單位,也是江蘇省科技廳唯一的金屬三維打印工程技術中心、南京市金屬三維打印技術中心,江蘇省經信委激光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公司的高性能大功率激光增材制造設備及技術世界領先,是南京市重點新產品,榮格技術創新獎獲得產品,依托此產品公司獲得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企業組第一名。

      公司在大型及中小型金屬激光增材制造裝備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大型送粉式金屬3D打印裝備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部件(如加工頭、送粉器、工藝軟件等),其成果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模具等行業,為以上領域的終端用戶提供了上百套智能金屬激光增材制造裝備,中科煜宸已成為國內首家系列化金屬激光增材制造裝備的供應商,填補了國內高功率送粉式激光增材制造裝備產品的空白。同時,中科煜宸依托南京工業大學周廉院士牽頭的五位院士團隊成立了南京增材制造粉體研究院,聚焦高性能鈦合金、高溫合金、難熔金屬等粉體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中科煜宸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和產業整合,緊密圍繞增材制造產業鏈和創新鏈,誓做國內增材制造領域的引領品牌。

      中科煜宸擁有國內領先的激光焊接技術及裝備,已為國內研制并提供多套遠程激光焊接系統、激光-MIG(MAG)復合焊接系統、激光-TIG復合焊接系統、窄間隙激光填絲焊接系統、激光釬焊系統等。同時公司對激光焊接過程中智能檢測技術及閉環焊接質量控制技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相關成果榮獲了2016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并實現了產業化應用。公司在高溫合金尤其鋁合金、鈦合金、銅合金激光焊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科煜宸成功攻克了全鋁車身及零部件的激光焊接難題,電機銅合金轉子激光焊接等難題,成為國內首家提供全鋁車身側圍激光焊接裝備和電機轉子激光焊接裝備的供應商,得益于與忠旺鋁業集團、KUKA工業公司全面的戰略合作,中科煜宸可為客戶提供新能源汽車從材料創新設計、制造工藝到集成制造裝備全面的系統解決方案。在船舶和核電領域,中科煜宸研制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構件焊接工藝方法,成功解救了厚板激光復合焊接技術難題;在航空航天、機車制造領域,中科煜宸實現了中國高端制造領域關鍵零部件焊接難題的突破,為廣大行業客戶,提供國內最優、國際領先的激光焊接高端裝備解決方案。

      公司立足于自主創新,致力于打造激光完整產業鏈,逐步在東北、華東、華中、西南區域分別布局建設了研發中心、應用示范中心、營銷中心及加工制造服務基地。近年來公司發展迅猛,集團共有員工220余人,其中南京總部職工164人,研發人員占48%,全職博士學歷6人,博士以上顧問及外聘專家11人。 

    image003.jpg

      學生時代學為先 創業何時都不晚

      邢飛,1981年出生于山東省沂南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99年考入東北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讀大學時,邢飛學霸氣質盡顯:既是尖子班班長,又是獎學金專業戶,還奪得了各種榮譽稱號,一直到博士畢業,大三時,邢飛還兼修了工商企業管理課程,這正是他最后走向創業的伏筆。2003年,邢飛考入中國機器人事業的搖籃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開始了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碩博連讀的學業,這段時期,邢飛開始展露他的研究能力與產業轉化能力。由他研發的“激光增材制造應用技術”課題榮獲中國科學院首屆研究生創業計劃大賽“潛力計劃獎”,以及科技創業計劃大賽“新苗獎”。

      邢飛表示,初次嘗到甜頭的他曾有了創業的沖動,但導師提醒要踏踏實實完成學業后再說。后來的事實證明,學業的繼續相當重要,不僅因為他獲得了更多的創新思路,也為他后來管理企業打下基礎。回首當時,邢飛覺得當時自己的決定十分正確。扎實的知識不僅為之后的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創新思路,也為后來管理企業打下良好基礎。如今問及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邢飛一方面給予鼓勵,同時他也坦言,創業需要謹慎,要分清具體行業,“尤其是工業型的重資產和重資本的創業方向,不要盲目動手。”

      此后,邢飛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老所長王天然門下攻讀博士,并有機會參加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項目、國家發改委、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以及省、市級科技攻關項目十余項。

      2007年,邢飛博士還沒畢業已經任職于國企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并創辦了激光技術事業部。他帶領著一個近百人的團隊,不僅實現了年產值1.5億元,還在五年間獲得了十余項發明專利。30歲那年,邢飛被任命為杭州中科新松光電有限公司副總裁時,他胸中那團創業火一直未滅。

      2011年,邢飛做出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辭職創業。“創業不是我一時沖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環境舒適,薪資優渥對我來說已經失去挑戰。”邢飛說他骨子里是個“有點想法”又“不安分”的人,在創辦企業之初就有了明確定位——做一家高科技的智能制造企業。公司取名“煜宸”,“日以煜乎晝,月以煜乎夜。”煜,表示明亮的樣子。宸指屋宇,后也成為王者的代稱。公司英文名RAYCHAM,RAY指光束,代表激光,CHAM是冠軍的縮寫,“我希望把中科煜宸做成世界激光企業中的‘王者’。” 談及為何走上自主創業之路,邢飛說:“就是有顆激蕩的心。我父親是一名教師,一直叮囑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在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之后,邢飛將“產業報國”寫進了公司的企業文化當中,把為國家工業升級、國防力量提升、社會民生改善做貢獻列為公司的三個使命。

    image006.jpg

      創業初創,從“無”到“有”

      2012年6月,邢飛被調任南京,參加中科院上光所激光產業化基地的籌建,并擔任中科院上光所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在為研究院將企業“孵化器”做好之后,邢飛創辦了自己的企業。2013年3月,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當時,南京基本沒有激光技術企業,整個激光技術產業在南京都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建立過程。邢飛將自己的公司視作南京激光技術產業的“加速器”。

      邢飛確實趕上了南京鼓勵創業的大好形勢。創業不到2個月,邢飛就獲得了“南京創業人才321計劃”重點支持,政府出資200萬,使中科煜宸獲得啟動資金;政府隨后又提供擔保,讓企業成功貸款2000萬元;新港還將蘇寧最早的基地免費供邢飛使用三年,為企業提供了場地。同時,一批有海外及高管背景的好友也認可邢飛的發展思路,放棄高薪與他共同創業。如今的邢飛嘴上也常掛著這樣的感激,“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讓我這個初來乍到的外地小伙在南京的創業路走起來沒那么艱難。”

      創業,究竟要創什么?在邢飛的創業理念里,創業并不等同于辦企業、做產品,還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他心里始終“裝”著這么一個理念,那就是打造產業鏈的生態圈。也正是這個理念,指導著他構架起了煜宸科技的創新鏈。

    image008.jpg

      邢飛說,現在我們喜歡談論大數據、激光加工、3D打印、智能機器人等炙手可熱的技術,但實際上,整個制造技術是沒有邊界的,不能只強調個體,這些技術都是相互融合的,且服務于整條創新鏈。 

      自2008年以來就與邢飛展開技術合作,今年已55歲的徐國建,兩年前放棄了在名古屋大學的教職,回國加入邢飛的創業隊伍出任公司技術與工藝負責人,他認為邢飛“年輕、有魄力,對行業未來的把控和企業的戰略布局很有高度”。

      在創業初期的核心人才組建上,邢飛幾乎全靠個人人脈招徠人才。一批有海外及大型企業高管背景的好友認可邢飛的發展思路,愿意放棄高管職位,甚至愿意降薪,與他共同開創事業。“邢飛能干成事,而且能干大事”是煜宸元老們對他的評價。

      而且,邢飛的確趕上了國家支持鼓勵創新創業的好時代。缺資金時,他獲得了“南京創業人才321計劃”重點支持,政府出資200萬元,幫他在南京注冊創立了“南京煜宸”;缺場地,新港將蘇寧最早的基地免費供邢飛使用三年。邢飛終于擁有了自己真正當家作主的高科技企業。但是,邢飛和他初創的企業在市場上卻遭遇了困窘。

      不過,許多公司對這個綜合實力和規模都排不上號的小企業缺乏認同感,根本不認可煜宸的產品。邢飛換了方式,從賣激光設備轉變為承接激光加工、焊接等小訂單。靠著點滴的積累,客戶逐漸積累起來。

     

      創業從不輕松 為跑市場boss做“飛人”

      對于一個剛剛創辦的科技型小企業,想要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在強者如林的激光版圖上分到一杯羹,不管這杯羹是大是小。那段時間,邢飛成了“空中飛人”,跑展會、走訪客戶成了他的日常工作安排。

      為了打開市場、積累客戶,邢飛不得不既做研發,又做銷售。從見客戶、談訂單到跑展會,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和任何一家創業公司的老板一樣,太陽噴薄而出,邢飛即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有時直到深夜才結束工作。連支持他創業的妻子也常常忍不住抱怨,希望他能多勻出時間來陪伴自己和孩子。激光產業強者如林,技術的革新又瞬息萬變。為了給自己的企業拉到訂單,邢飛只能懷揣著虧欠家庭的無可奈何,一次次地跟著業務員一起登門拜訪客戶。這些原本不是長期作為科研骨干的邢飛熟稔的領域。

      “科技人才創業需要‘清零’。從創業的那一刻開始,我已經不再是科學家,而是個創業者,過去的一切都與你無關。”邢飛為自己加油鼓勁。為了將技術成功轉化為產品,邢飛開始嘗試用技術優勢來替企業解決問題。“別看我(企業)小,但我能幫你。”這是邢飛掛在嘴邊的說辭。

      事實證明邢飛確實能做到。最初,邢飛為企業爭取到了一份寶鋼冶金部件的激光修復訂單,售出了3臺激光制造設備。接下來再見客戶的時候,就有了“樣版工程”,鋼鐵行業的其他企業也來找他購買設備了。

      邢飛從創辦企業之初便定位明確:“高端”“高新”“高科技”是發展的方向。“不會一味地追求產品的井噴式增長,而是要為客戶做‘私人訂制’,我希望產品是不可替代的。”

      “為讓公司存活下來,創辦之初,我們也做過激光電視集成等一些‘短平快’的項目。但隨著公司的發展,我們把這些低端業務逐漸砍掉,聚焦激光裝備這個方向。”邢飛說,中科煜宸不追求產品的井噴式增長,更注重產品的技術含量和不可代替性。

      為了給企業拉到訂單,邢飛一次次地跟著業務員一起登門拜訪客戶。這些原本不是長期作為科研骨干的邢飛熟稔的領域。“科技人才創業需要‘清零’。從創業的那一刻開始,我已經不再是科學家,而是個創業者,過去的一切都與你無關。”邢飛為自己加油鼓勁。

      “創業最難的是找到合適的人和資金。只有慢慢試錯,慢慢探索,逐步搭建了一個創業班子,然后才能不斷吸引人才。資金也是在做好企業的前提下,尋找合適的投資人。”邢飛表示。在完成從科學家到創業者的華麗轉身之后,邢飛希望能做一個中國智能制造的踐行者和領路人。在公司,員工們私下喊邢飛“拼命三郎”。憑借這股拼勁兒,中科煜宸拿下寶鋼、徐工、蔚來汽車等一個個大客戶;公司自主研發的送粉式金屬3D打印設備在業內排名第一,占據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60%以上。

      半年后,企業合同金額超過8000萬元,訂單迎來了爆炸式增長,其中僅一臺設備的成交金額就達到800多萬元。2013年,邢飛參加央視“創贏未來”節目的錄制,有評委愿意為他的企業投資2000萬元卻被他婉拒,最終邢飛以預賽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半決賽。半決賽中,因為他說自己的企業創業僅半年多就拿到了8000萬元訂單,而遭到評委對其誠信的質疑。“你確認是8000萬嗎?”當評委得到邢飛的肯定答復后,卻一致選擇給他0分,邢飛意外“出局”。倔強的邢飛當場提出:“老師,你要向我道歉!我說的8000萬是真的。

      邢飛還在激光顯示、激光加工、激光裝備和特種加工專業領域主辦了四場年會和論壇,進一步擴大了“煜宸激光”的品牌效應,市場占有“版圖”逐漸擴大。而今年是煜宸發展的第二年,公司的營業額預計達到2億元。此時,質疑邢飛的聲音沒有了。

      3D打印常見,但能打印金屬的3D打印機,你見過嗎?在煜宸科技,你可以看到由3D打印機打印的汽車部件、產品零件等金屬產品。邢飛說:“這是一種金屬熔融式3D打印機,技術世界領先,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和能源行業。全世界最大尺寸的金屬3D打印也是我們做的。”

      其實,除了金屬3D打印機,被邢飛稱道的另一款產品是激光3D打印機,為什么要加上“激光”二字?“因為它的工作原理是用激光熔化,改變了傳統電熔化的方式,工作更為高效。”

      邢飛團隊還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建立了專用激光器、系統設定、送粉系統設計、加工工藝設計等一條龍的技術體系。

      未來,談到企業發展的新方向,邢飛表示還將帶領團隊繼續開拓新領域,拓展研發的新方向,“比如,我們將引入制造方面的Clip技術,更快速地打印出物品,速度可以比過去提高100倍,乃至1000倍。”

      邢飛認為,自己所遭遇的難題不僅是創業者的難題,更是產業發展的難題。“許多投資人想賺快錢,往往只關注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產業。裝備制造周期漫長,并不被他們看好。但在我看來,中國的未來仍需制造業作為基石,高端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的希望。短期雖不能獲利,未來卻會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掌管著一個兩年營業額即達到2億元的企業,邢飛仍然堅守他的憂患意識。

      “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周末也幾乎在公司。”總經辦主任唱麗麗說,邢飛是個對人對己都高標準嚴要求的人。

      一次,邢飛在辦公室里和幾位公司創始人共同商量發展路線,結果產生了分歧。“他急得在辦公室里拍桌子瞪眼睛的,我們坐在外面都被嚇了一跳。”在唱麗麗眼中,邢飛有嚴厲的一面。徐國建倒是習以為常:“為了公司發展路線的事,我們幾個沒少吵架,不討論不吵架哪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呢?”

      不需要掩藏觀點,不需要迎合任何人,一切行動以企業的價值為圓心。邢飛認為,這是企業家應該有的精神。

    image011.jpg

      中科煜宸制勝的秘訣,在于手握“金鑰匙”

      中科煜宸制勝的秘訣,在于手握“金鑰匙”——自主創新技術。公司著力研發的激光焊接、激光熔覆、激光切割產品技術國內領先,高性能大功率激光3D打印設備更是國際領先。早在公司成立當年,中科煜宸就自主研發生產出世界上打印金屬樣件尺寸最大的激光增材制造裝備。該設備能夠打印出長度、寬度超過十幾米的金屬大件,相較于傳統制造工藝成本高、工序復雜的缺點,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鋼鐵等行業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帶來了批量化便捷生產的“福音”。經過不斷發展,如今,中科煜宸從開始的十幾人的小團隊發展至如今的近130位員工,其中60%為科研人員。邢飛告訴記者,公司的業務目前主要分為三個板塊,激光增材制造、激光智能焊接、激光切割。

      中科煜宸在沈陽、安徽、貴安等地都先后設立了子公司,通過子公司的成立把煜宸核心技術和產業資源同子公司當地的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實現技術和市場的匹配。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四年來,企業有過低谷也走過彎路,有人離開也有人加入。不忘初心,貴在堅守。靠著對最初夢想的堅守,邢飛帶著煜宸人堅持了下來。而對他來說,“做全世界激光產業中最好的企業”這個最初的理想始終沒變。

    image013.jpg

      革新+探索,把中國品牌插上世界之巔

      中科煜宸創辦之初,邢飛就決心把它打造成一家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中科煜宸成立第一年,就制造出國內首臺150英寸激光背投電視,獲得2013年度中國“激光大屏幕顯示行業金獎”,后又源源不斷地研發出大型送粉式金屬3D打印設備、激光熔覆設備和多功能送粉器等“高精尖”設備。創業伊始,中科煜宸是一家只有十幾名員工的小企業,如今,已成為員工過百的業界領先企業,其中院士、博士生導師及博士研究員就有8人,企業60%的員工是研發人員。

      現有的成就從未讓邢飛止步不前,作為激光產業的“革新者”和“探索者”,中科煜宸正在研發大型的航空航天用金屬3D打印裝備,技術難點是世界級的,”我希望能研制出更加智能化、平民化的3D打印設備,讓未來的3D打印設備像過去的數控加工機床一樣,不只是有經驗的專家才能用,技校畢業的數控操作人員都能使用我們的設備打印出戰斗機和汽車。”邢飛坦言自己有些“冒險”:“當前許多投資人想快速賺錢,往往只關注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產業,而裝備制造業周期漫長,并不被看好,但我認為,中國的未來一定是以制造業作為基石,高端制造業才是一個國家的希望。”邢飛說,美國提出國家制造創新網絡,英國提出高價值制造,德國提出工業4.0,而我們有“中國制造2025”。中科煜宸將讓產品走出國門,不止服務于中國的智能制造,也能服務于世界智能制造。

      中國不缺少科學家……

      “我們喜歡談論機器人,喜歡談論激光,喜歡談論3D打印......我們總覺得這些新技術是分開的,但是實際上,未來的制造業是融合的。”邢飛這樣強調。

      以中科煜宸作“加速器”,打造激光產業鏈的生態圈是邢飛的宏愿。早在去年接受媒體采訪時,邢飛就說過:“實際上,整個制造業是沒有邊界的,這些技術都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撐的,不能只強調個體而忽略全局。以產業鏈驅動創新鏈、以創新鏈來打造資本鏈。我想做的不是產品,更不是概念,而是一個產業鏈的生態圈。”

      中科煜宸圍繞激光生態鏈制定的發展路線,就是要使企業、合作單位、政府都能受益。這一理念來自于邢飛對激光產業和共享經濟的透徹理解,也來自于“產業報國”的拳拳之心。

      邢飛來自沂蒙老區,父親曾是一名教師。自他小時候,父親就叮嚀邢飛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在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之后,邢飛將“產業報國”寫進了公司的企業文化當中,把為國家工業升級、國防力量提升、社會民生改善做貢獻列為公司的三個使命。

      2013年,邢飛參加央視“創贏未來”節目的錄制,某知名天使投資人提出為他的企業投資2000萬。“2000萬”這一數額在大屏幕上打出時,現場的觀眾都發出了驚嘆。

      邢飛卻婉拒了這筆資金,他解釋說,那位先生是美國國籍,激光制造與3D打印技術都關乎國防,接受外國財團的錢,可能會使企業偏離“初心”。

      邢飛說,中國不缺少科學家,但缺少有戰略思維和民族責任心的企業家。在完成從科學家到創業者的華麗轉身之后,邢飛希望能做一個中國智能制造的踐行者和領路人。

      12月18日,首屆江蘇智能制造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在南京市委黨校舉行,邢飛在會上作了主題演講。在動情的演講中,他指出激光加工在智能制造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將帶動整體制造業的創新升級,使制造過程更加高效。

      “中國的激光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最好的時代,中國已開始步入光制造時代。”

      從受助到捐助,心系社會不忘反哺

      近幾年,中科煜宸先后向南京大學、東北大學等高校捐贈價值數百萬元的桌面3D打印設備用于教學,邢飛還兼職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的客座教授,擠出時間為高校學生傳道授業。“我生在農民家庭,大學時經濟困難學校發放了助學貸款;創業初期沒有場地,南京新港開發區提供土地讓公司免費使用3年;創業初期缺乏資金,我入選了‘南京創業人才321計劃’,獲得200萬創業啟動資金,隨后政府給予擔保又獲得2000萬貸款。我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東北大學和南京市的支持,我理應為社會出一份力。”

      為了培養更多高端制造業人才,中科煜宸和許多高校共建研發平臺。“我們和南京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許多在寧高校簽訂了人才培養協議,學生一年在學校學習,兩年在企業‘帶薪讀書’。”中科煜宸研究院院長徐建國告訴記者,公司去年簽訂合同1.3億,投入的科研經費高達6000萬,在中科煜宸學習的學生,畢業設計和論文的課題就是業界的技術難題。

      去年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專業的吳根麗從2014年起就進入中科煜宸實習,“實習期間我全程參與了晨光集團的新金屬粉末工藝開發,我加入的團隊獨立完成了兩件復雜結構件的打印。”吳根麗說,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在中科煜宸得到了實踐,畢業時多家企業同時向他拋出“橄欖枝”。

      “我希望通過中科煜宸的發展,能帶動一批相關企業的發展,從而構成一個集激光顯示、激光加工、高端設備制造及3D打印等于一體的激光產業生態圈。”邢飛說,一個好的企業應該帶動一批企業甚至一個產業的發展,目前,在中科煜宸所在的南京新港開發區,中科川斯特、南京飛博、蔚來汽車等一批相關企業已形成集聚效應。

      邢飛有一點工業精神,有一點雄心和傲氣,有一點對未來的憂慮。他說:“沒什么了不起的,我不過是個靠夢想活著的人罷了。”

      在提到創業建議時,邢飛講到:現在是一個創業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差的時代。但是對于無論是就業者還是創業者,我覺得有幾個方面一定要做的到:首先 自己要善于學習、要勤奮 、得執著。第二個來講得有一個,對這個產業有個比較深的體會。有個認知,這也很重要。第三個來講有一種,能夠不斷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彭鈺 董豪    | 編輯:張云松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科煜宸,激光加工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