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15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展會為期3天。國內外400余家企業攜最新產品與技術早已整裝列陣。開展第一天雖然是在工作日,但參觀者從早晨就開始快速進場。據光博會主辦方統計,開展首日參展觀眾破萬人。
首日,展會現場人氣火爆。眾多觀眾已早早通過網上預登記,快速有序的入場參觀。未在網上預登記的,主辦方也提供了快速辦證通道及設備,從而保證參展觀眾安全有序地進場。
本屆光博會展覽面積達2萬平方米,國內外參展企業400余家。同期還將舉辦25場專業論壇及活動,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逾5000人,展會及論壇預計參觀人數逾5萬人。
第十五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是由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貿促會、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武漢市政府、武漢東湖高新區等單位共同承辦的光電行業盛會。
領導巡館過后,光博會開幕式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三樓光谷廳召開,開幕式匯聚了來自國內外的政府領導及企業代表,高峰論壇特邀報告嘉賓、以及眾多國內院士和嘉賓。
同時,這次峰會得到了國內外嘉賓的高度關注,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瑞士、比利時、新加坡、加拿大、日本、俄羅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部分兄弟省、市、區代表團,各高校科研院所代表團,省、市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以及新聞媒體的朋友。
開幕式之后,本屆光博會主論壇2018“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信息產業高峰論壇隆重召開。論壇聚焦光電子信息領域全產業鏈上的原創性和顛覆性科技成果和核心技術,從國際前沿趨勢、核心技術創新、跨界產業融合等多個角度,圍繞光網絡、光互聯、5G、智能制造、先進材料等光電子信息應用方向。
此次光博會國際專家層次可謂再創歷史新高。全球三大硅光子領軍人物之一、英國Southampton大學 Graham Reed 院士,中國工程院、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少華院士,量子點激光器的發明人之一Dieter Bimberg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常瑞華教授,國際電聯ITU-T SG13主席Leo Hans Lehmann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洪明輝教授等都已確定出席并作大會報告。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常瑞作了“VCSEL Array - Catalyzing 3D Sensing”的報告
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第十三研究組主席Leo Hans Lehmann作了“ITU-Study Group 13, Pioneering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from POTS until Future Networks beyond 5G”的報告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Graham Reed院士作了“Synergistic design of Silicon modulators and drivers ”的報告
新加坡國立大學洪明輝院士作了“Light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的報告
德國柏林工業大學Dieter Bimberg院士作了“Nanophotonics for a Green Internet”的報告
本屆光博會面向國家科技創新重大需求,圍繞光谷的產業特色,系統梳理產業鏈,共分為6大展館,5大展示主題:激光器與光智能制造(A1、A2館)/光學與精密光學(A3館)/芯片與光電顯示(B1館)/光電前沿交叉應用(B2館)/光通信與光傳感(B3館),重點展出國內外光電子龍頭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和創新型成果。
齊聚一堂,來自光電領域的激光智能制造業、芯片、AR/VR技術、人工智能等科技感十足,不僅是吸引了光電行業上下游領域人士,更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涵蓋各年齡段的觀眾一睹光電技術風采。
在激光器與光智能制造館,匯集了華日激光、銳科激光、安揚激光等激光光源企業,華工激光、三工光電、大族金石凱等激光加工設備企業,航天三江激光研究院、兵器工業集團北方激光研究所等多家單位,更有美國相干、普愛納米等國外企業以及俄羅斯展團,各企業展示了帶來了最新的產品與技術。
在光學與精密光學館,日本艾克歐東晟展出了其業界具有良好口碑的直線運動軸承;高德紅外將展出了實現批產的碲鎘汞制冷探測器,關鍵技術指標已達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國防科技軍民融合展區匯集了一批企業和單位,展現軍民融合時代風貌。
再放眼芯片與光電顯示館,針對我國“缺芯少屏”的產業困局,光谷在國家及省市的支持下,重點布局芯屏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產業,圍繞芯屏端網萬億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結合硅基材料對芯片、顯示面板的支撐,本屆光博會串聯展出材料、設計、封裝、測試、芯片、顯示終端一體的芯片與光電顯示產業鏈。
紫光集團攜旗下一眾企業重裝亮相,以“從芯到云——創新鑄就夢想”為主題,展示芯片、存儲、云應用及數字解決方案等領域最新的研發成果和創新應用,遴選出的近百枚芯片,組成一面“紫光芯片大觀”墻,吸引無數觀眾駐足觀看。
在顯示面板領域,華星、天馬各顯身手,華星光電展出了具備先進技術的大尺寸屏以及智能貨架等商顯產品;天馬則展出了剛性及柔性AMOLED產品等。
說到中國的光通信,就不得不說到中國光纖之父趙梓森院士,趙院士也出席了本屆光博會開幕式。由他主導研制的中國第一根實用型光纖,如今已是“飛入尋常百姓家”,也使中國的光纖通信技術應用普及率國際領先,也使得武漢在光通信產業領域位于前列。
圍繞5G通信、大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等對光通信的需求,今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等四大運營商將集體亮相;產業鏈端長飛、光迅、奧智等展出了通信器件;由大唐電信和烽火科技剛剛重組而成的中國信科集團首次亮相,與運營商一齊亮相形成完備的光通信產業鏈展示氛圍。
“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作為光電領域一大展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4屆。“三十而立,光谷再出發”,展會第一天,人流絡繹不絕,各大主題展館匯集了眾多觀眾觀賞、體驗以及洽談合作,更吸引了眾多媒體采訪。相信在之后的兩天,參展觀眾及展商的熱情將繼續高漲,將光博會掀向更高潮。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