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創新技術更受認可,什么樣的創業項目更具活力?12月5日,由市人社局、江岸區、市人才服務中心等舉辦的“創業大武漢——2018年武漢市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決賽”活動在創立方產業園隆重舉行。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工作,共有1175個大學生創業項目申報,通過層層審核、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產生264個入圍資助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十佳大學生創業項目進入決賽路演,這十佳創業企業均為節能環保、生命健康、裝備制造等我市重點發展行業。這些創業企業有自己技術專利,有現代市場觀念和銷售模式,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顯示了武漢正將科教優勢向創新發展優勢轉化。決賽路演現場還邀請到了創投機構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創業大學生現場把脈,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和人才問題。
在路演現場,有評委對決賽項目犀利點評道,“我們不光想了解你的團隊有多華麗,我們想聽你的技術在哪個領域有落地,你的商業模式是什么,真實覆蓋了多少用戶?!?br />
從總決賽10個項目的路演來看,有過半數的項目提到自己擁有自主研發的技術專利與高學歷的技術團隊,但最終評委青睞的是那些能將技術落地、找到成熟的應用市場、拿出成功應用案例的創業項目。
最終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王寒以3D打印技術與AR增強現實技術為特色的互聯網珠寶個性化云定制平臺、華中科技大學孫海晶的項目研發的一種智能光電設備可幫國防軍工航天企業解決精密焊接難題獲得一等獎。江漢大學的林濤,推出城市“楚文化”家具等3個項目獲得二等獎 。
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白玉教授是本屆大賽的評委之一,他對參賽團隊和項目給予高度評價?!拔覐?004年接觸武漢的大學生創業,武漢大學生創業的熱情和能力,越來越能把握武漢的脈搏,引領武漢創新創業文化的形成。武漢擁有經濟與物質土壤、人才與科技土壤、政策與機制土壤等諸多優勢,衷心希望更多大學生留在武漢,在武漢發展?!?br />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是市人社局貫徹落實“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一項重要工作,希望通過遴選優秀創業項目,精準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激發大學生創業激情和創新熱情,引導扶持創業企業做大做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