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在美國發展出互聯網技術之后,歐洲更是在互聯網技術上全面落后于美國。基本上現在人們耳熟能詳的互聯網技術巨頭公司,都是來自美國。而一向專注于制造業的歐洲,雖然仍然保持著在諸如汽車,飛機,發動機,精密機械等行業的強大實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互聯網技術帶來社會變革的時代,歐洲并沒有跟上時代的形勢。
其實就看歐洲頻頻對美國互聯網巨頭發起的壟斷訴訟就可以知道。歐洲的互聯網業務幾乎都被美國的公司所壟斷。搜索引擎用的是谷歌;社交軟件用的是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視頻流媒體有YouTube和Netflix,網絡購物、看電子書用的是Amazon。數來數去,歐洲沒有一家能拿得出手的互聯網公司。唯一能給歐洲撐撐面子的,也只有這幾年靠著人工智能Alpha Go名聲鵲起的Deep Mind公司了,只可惜這也是歸屬谷歌的子公司。
而和歐洲形成強烈對比的無疑是中國。隨著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經過近二十年的快速發展,在很多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在IT互聯網技術方面,可以說已經在逐漸追趕近美國的領先地位。相比歐洲在互聯網行業的全面失敗。中國卻在互聯網行業打造出了足可以和美國相抗衡的企業。搜索我們有百度,社交媒體我們有騰訊,網絡購物我們有京東、淘寶。可以說錯過互聯網時代大發展的歐洲在這方面已經被中國所超越。不過展望未來我們的互聯網企業只有真正進軍全球市場,才能突破現有格局,贏得更大的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