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隨著國內權威專家在山東特種工業集團舉行的科技評價會上簽字確認,標志著由淄川、博山、臨淄三個區域三家公司聯合創新的“廂式掛車底盤結構件貫穿式高效智能激光加工產線”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實現了淄博乃至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突破,成為淄博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引擎、新代表。
權威專家點贊
12月25日,位于博山區山東特種工業集團的車間內,伴著叮叮當當的作業聲,近十名來自中科院南京光學精密機械研究院、中科學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院、山東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等科研和高校的專家和教授,饒有興致地在一臺臺設備前觀摩、咨詢和了解。
原來,正在這里進行的是由山東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廂式掛車底盤結構件貫穿式高效智能激光加工產線”項目科技評價會。
山東特種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穎表示,該項目是為了適應客戶提出的高效率的生產要求,倒逼企業上馬智能化生產線,在行業多家企業并不看好項目的情況下,由山東特種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鐳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東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方聯合研發,攻堅克難,集力集智,歷時9個多月完成。在此前4個多月的反復調試、檢測和生產中,該項目表現可圈可點。
淄博智造四大創新點
在現場觀摩、聽取匯報、審閱材料、質詢答疑后,項目評價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有四大創新點:一是項目依據廂式掛車底盤結構件工藝要求,實現了自動上料、智能切割、自動下料、碼垛的有效集成;二是大跨度、大行程智能上下料機器人物流系統,克服了傳統鋼板立體庫系統成本高、物料周轉繁瑣、生產效率低等問題;三是激光切割機大理石床身設計,具有高阻尼、高剛度、高精度保持性等特點;貫穿式結構設計,高效鏈接上下工序,解決了激光切割并線生產問題;四是自主研發的MES系統具有自動排產、在線監控、數據采集分析等功能,實現了生產過程智能化管控。
熟悉機械和激光行業的大都清楚,國產機床的一個通病是,頭一兩年加工精度都沒問題,五六年之后,機床的精度慢慢降低,在影響產品品質的同時,進而無法使用,給企業帶來很大損失。
正是看到看些通病,三家企業在聯合做這個產品定位時,對標世界激光行業領先者,首創激光切割機大理石床身設計,做激光切割行業下一代產品,占領國內高效智能激光切割制高點。
“目前世界激光行業領先的幾家企業已經知道我們三家聯合研發的這個項目,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優化完善,打造出在世界舞臺上中國高端高端裝備的品牌。”山東鐳澤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顏景川、山東東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勝波表示。
知情人士介紹,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消費升級帶來市場對產品的需求改變,多品種、個性化、高頻次、好體驗的訴求,已經讓許多企業受到沖擊,市場不斷萎縮,企業面臨生存問題。而剛剛通過評審的高效智能激光加工產線項目,能給這些企業帶來新產品、提升加工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實現企業轉型;更能使企業利潤得到大幅提升,比如一臺剪板機,3-4噸重,賣3-4萬元,而一臺激光切割機,十幾噸重,賣一百多萬元,“實現草繩從捆在蔥上賣蔥的價格,到草繩捆在大閘蟹上賣大閘蟹的價格的飛躍”,把這些走到產業末端的企業,拉回到產業初始階段,以此完成新舊動能的轉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