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海迄今為止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特斯拉超級工廠開建。據介紹,工廠一期年生產規模為25萬輛純電動整車,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全部建成運營后,年產能將達50萬輛純電動整車。
該項目總投資達500億元人民幣,一期投資預計為160億元,按計劃,初期將先建成組裝產線。一期項目建成后,生產車型包括Model 3和Model Y。該工廠預計2019年試產,2020年實現量產。
據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中國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全球第一。之前本媒在《未雨綢繆!未來機遇&風險》一文已經提到: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能將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其生產制造工藝及其裝備將發生了很大變化。同時也提醒:汽車工業制造是個高門檻行業,激光企業涉足其中,技術一定要過硬才行。
近幾年,得益于國家改革和社會經濟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不僅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品質日漸提升還是續航里程方面較之前的產品有較大幅增長,而在整個提升過程中,國內部門激光智能裝備企業也在積極助力新能源汽車企業提質增效。
如今,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也在經歷技術升級、產業變革與制造升級,特斯拉項目的落地,會促使國內新能源品牌加快與特斯拉“對標”,對整個產業有很大促進作用。而集成“先進激光+機器人+自動化控制”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其核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