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歐汽車獲悉,B2輪融資將用于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加快車載固態激光雷達的車規化和量產進程,以及升級常規產品、擴大產能來進一步滿足迅猛增長的市場需求。雖然并未透露融資的具體數額,但當下能夠獲得多家投資機構的不斷加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北醒的產品已經初步通過了資本市場的檢驗。
似乎是為了更好地證明自己的實力,北醒將最新一代的固態激光雷達“Benewake-Horn-X(角龍)”帶到了2019 CES現場,直指L4以上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該產品有長達350m的探測能力、水平垂直方向達0.1度的角分辨率。借此,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在350m外準確地發現目標,并做出及時的判斷和操作。
產品宣傳單頁顯示,面對反射率僅為10%的物體,“角龍”也能在250m之外探測到。而根據最新的公開信息,市面上多數固態雷達的這項關鍵指標僅能做到30-65m。換句話說,“角龍”能夠給予自動駕駛車輛4到8倍的決策和控制時間,從而實現安全的高階自動駕駛。
此外,北醒還在CES現場公開了已經獲得的第三方認證證書:固態激光雷達“Horn-X角龍”符合ICE-60825標準下的一級人眼安全,可以應用于任何場景。要知道,越強的測遠能力對激光功率要求越高,對于人類雙眼的危害也就越大。可以說,該產品最起碼可以解決客戶對于LiDAR的功率和人眼安全的擔心。
除了應用于自動駕駛領域的激光雷達之外,北醒CES展臺上還出現了其他工業類激光雷達產品。事實上,這家2014年成立的初創企業早已在其他應用場景中擁有一系列安全且獲質量認證的產品,實現大規模量產的同時對外交付了數十萬臺固態激光雷達產品。而北醒將這些經驗視作醒固態激光雷達技術實現工程化和量產的重要基石,也是現階段其吸引客戶的重要口碑來源。
北醒的聯合創始人鄭凱稱,為了應對無人駕駛未來釋放出的龐大需求,公司希望借助過去規模量產的工藝積累,將其復制擴展到自動駕駛市場之中。包括達泰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李泉生、凱思博投資的副總裁趙聰、青桐資本CEO喬建華在內的資方均表示:“北醒擁有固態激光雷達中的核心專利,且在產品量產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工藝經驗,確保領先的技術能夠轉化為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產品。”
凱輝汽車基金合伙人李貿祥說道:“自凱輝汽車基金與北醒合作一年以來,公司在2019年CES推出了國內第一款Flash遠距車載雷達,我們非常期待上述項目在車載領域中大展身手。同時,北醒在原有的客戶市場也有飛速的增長,新開發的應用領域,如無人機、物流機器人和交通監控等方面,都有讓人驚喜的表現。”
實際上,北醒本身也算CES的常客。在去年CES上,該公司展出了Flash LiDAR CE30系列,針對工業、安防、機器人和無人機等一系列應用場景。其后續的批量出貨,一方面證明了北醒固態激光雷達的性能,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固態激光雷達在大規模生產中擁有的巨大優勢。
自2014年成立至今,北醒一直堅持走固態激光雷達路線。北醒CEO李遠指出,Flash固態技術是激光雷達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通向大規模量產的技術路線。而對于產品量產及成本問題,北醒方面對億歐汽車坦言:“激光雷達必須要做到固態化才能夠將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量級。”該公司表示,其固態激光雷達技術在2017年率先經過了量產的驗證,得以批量出貨,且價格優勢非常大。
固態激光雷達技術路線是分化的,大家熟知的就包括Flash LiDAR、MEMS振鏡LiDAR和光學相控陣LiDAR三種。北醒方面認為,從技術和可量產程度來看,Flash LiDAR是最為成熟的一種。在IHS Markit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激光雷達系統市場需求將會從現在的2.3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25億美元,其中Flash LiDAR市場份額發展潛力最大,高達13億美金—— 這正是北醒的核心研究方向。
據介紹,從創立之初,北醒就一直致力于通過其技術和系統集成能力,完成成本控制并構建技術壁壘。按照北醒官方說法,本次‘角龍’產品的面世,意味著國產全固態激光雷達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一大突破。在持續獲得資方投資之后,我們也期待北醒對外公布合作伙伴的那一天,用實際出貨量來保證企業的持續造血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