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舉擴張時資金鏈斷裂
1992年,梁偉從湖北省唱片發行總公司離職下海。“當時‘下海’很吃香,我也想出來闖一闖。”回想起初創業的決定,梁偉臉上流露出滿足的微笑。
梁偉說,當時,他岳父的一個朋友在香港做音響器材,“我就想在湖北搞代理”。后來,梁偉多次跑到深圳與其協商,靠自己的誠信打動對方,對方決定投資100萬元,而梁偉東拼西湊借了30多萬,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
與此同時,梁偉還代理了美國一個品牌的沖印藥水。此后,他們先后在武漢開了幾家分店,并發展了一些經銷商。“最好的時候,我們的沖印藥水占了全省60%的市場份額。”
就在梁偉大面積擴張時,資金鏈斷裂店鋪相繼關閉。“最后,我靠手里的余錢改行。在江漢北路開了一家婚紗影樓,由于模仿人家、創業經驗不夠,最后也無奈倒閉。”
1997年,梁偉轉型做特種加工設備。一次,向客戶介紹廣告標牌的加工設備時。“對方提到了激光的應用,一下子引起了我的興趣。”2000年,梁偉轉向激光行業。這個時候,他已過而立之年。
盯上服裝激光設備制造
當梁偉決定從事激光行業時,武漢的激光企業發展已經初見規模。“我們的出路在哪?也經過幾次的重復定位。”
梁偉說,“2000年到2003年,我跑了不少激光產品的展覽會和交易會。”
在廣東東莞舉行的一次服裝紡織的展會,意大利的一家激光公司推出的激光切割機,引起了梁偉的注意。“我注意到,在這次展覽會上,國內的沒有一家激光企業參加,只有這家意大利企業。”與一般的激光切割機不同,凡是需要動剪刀的地方都可以用激光,它的優點在于其精度是一般切割設備無法替代的。
這讓梁偉看到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決定試一試。當金運公司決心發展紡織激光技術時,國內沒有同類廠家,其核心技術則被意大利、德國壟斷。“是不是買他們的技術來做?”
“過程是用錢買不到的,研發的過程是學習和成長的過程。”梁偉斷然否定了買技術、做加工的發展模式。很快,一個20多人的研發專家團隊成立。經過近一年的摸索,金運第一臺服裝裁剪機成功問世。
由于設備性能好,價格比進口的便宜,金運激光很快在華南市場叫響。2008年,金運激光生產的紡織激光切割機不僅在國內占有較大的市場,出口市場也實現快速穩定增長,在東南亞和中東市場,年均增長率高達200%。
急功近利的創業心態要不得
2007年,金運激光銷售收入達到8000多萬元。“在武漢,除了華工激光和楚天激光外,金運激光應該可以排在第三的位置。”梁偉對公司的業績感到驕傲。
在涉足激光行業的過程中,梁偉先后研讀了10多本激光專業書籍。“毫不夸張地說,我也是激光行業的半個專家了。”他笑著說。同時,梁偉也告誡那些急于創業的年輕人。“現在很多年輕人急功近利,覺得付出就要有收獲,比較浮躁,這種創業的心態要不得。”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