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全球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至今中國仍有220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和崛起為全球經濟持續繁榮注入強勁動力,全球制造業也從中國制造業的發展中贏得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會。但是,我國尚不是工業強國,先進制造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自去年9月份以來,工業增速回落到6%以下,工業增速的連續放緩和波動使得企業界焦慮感有所上升。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內主動調結構、防風險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工業增速連續幾個月出現放緩趨勢”。工業增速放緩勢必對制造業投資形成制約。12月19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2019年要將推動制造業高發展放在重點工作任務的第一位。因為制造業的興衰,印證著大國興衰……
自2016年我國經濟企穩,景氣度趨勢性改善,制造業投資增速溫和回升,各級政府開始力推新一輪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由于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直接對沖的就是先進激光裝備制造業的市場需求規模,所以2016年、2017年激光產業得到了快速增長,可見制造業與激光裝備制造業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相得益彰。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我國激光全行業的增長率將會出現十多年來的第一次負增長,預計2018年的增長率為負5-10%,2019年激光行業面臨市場更加嚴峻的考驗”。是否符合實際,值得商榷……
2017年我國工業激光與相關產品市場規模達721億元,據Laser Manufacture News最新研究數據預估,2018年工業激光與相關產品市場規模達855億元,同比增長18.6%,增長有所放緩。其原因有四點:中國經濟大環境不及預期,一些地方政府重回依賴基建投資和房產保增長的道路;中美貿易戰影響;終端用戶出于對加工訂單預期的減少,而對激光裝備采購持觀望狀態;激光應用領域的“激光+智能制造”需求未得到釋放。
中國激光產業近幾年的高速增長,其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中國激光技術應用發展成為了全球極富吸引力的、現實的大市場。“光制造時代”的到來,讓先進激光技術裝備成為汽車、石油、機械、服裝紡織、航天航空、通信、鋼鐵、軍事、軌道交通、建材五金、電子信息、醫療、文化創意、商品標記、科學研究等眾多行業應用領域技術改造升級的重要“工具”,成為扭轉制造業低質低效、重塑產業競爭力,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所在,而升級后的“智能光制造時代”,5G時代電子消費、軌道車輛制造、新能源汽車制造等行業,則會為中國激光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2019年,我國各級政府將會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新一代核心激光器、高端激光制造裝備將持續放量進一步提振先進激光加工應用市場。中國激光產業發展只會越來越受重視,發展越來越好,但是,中國工業激光與相關產品市場規模邁向千億銷售目標,中國激光產業發展還需要政府、企業、協會一起努力……
中國激光產業的長足發展,離不開激光技術專家、院士們的高瞻遠矚,離不開企業家們嘔心瀝血、離不開企業科技創新,更離不開千千萬萬從業者無私的奉獻。只要大家攜手共進,勇于創新和創造,我們激光圈一定能將激光技術推向更為高端的國家發展戰略定位。
從行業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們更希望激光行業的兄弟企業們可以擰成一股繩,共同把激光裝備市場份額做大做強,讓市場和消費者更多地了采用激光加工技術解決方案。激光圈的春天,需要大家攜手共同提升激光裝備水平,共同守護行業利益,共同謀劃行業發展,共同創造合作多贏和行業繁榮,倡導全產業鏈的科技創新,以逐步提升中國激光制造的品質和水平,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2019年度策略,“共克時艱”!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