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2%,增速緩中趨穩。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8.9%和8.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2.7和1.9個百分點。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鐵路客車、微波終端機、新能源汽車、生物基化學纖維、智能電視、鋰離子電池和集成電路分別增長183.0%、104.5%、40.1%、23.5%、18.7%、12.9%和9.7%。
加快培育新動能是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行穩致遠的重要途徑。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告訴記者,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超過10%、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8.9%,這些都表明,我國的新興產業動能開始凸顯,高新技術的跟進在加速,為實現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及新活力。
張春曉說,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全世界經濟發展、產業發展都進入調整階段。2014年,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進入換檔器,從速度正長轉向高質量增長,同時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發展,高新技術跟進開始全面布點。
張春曉表示,2018年,我國正式提出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要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其中高質量的發展至關重要,今年新興產業發展,傳統產業穩步升級和高新技術也進一步持續推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