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融入時代發展潮流,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布局智能制造,并從資金、政策當多個角度著手,大力推動自身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其中,美國、德國等國家從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3D打印等方面積極部署,已經在制造業智能化升級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
在世界各國大力推進智能制造之際,我國也出臺了多項政策,從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多個層面為制造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近兩年,在多重利好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智能制造在各大城市全面鋪開,前沿技術研發不斷提速、創新型熱點應用相繼涌現。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的市場規模為15150億元,增長率超過22.5%,伴隨著技術的逐漸完善,應用產業的不斷拓展,預計2019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在智能制造發展一片火熱之際,一些業內人士開始冷靜思考整個制造產業的整體發展狀況與未來發展方向。業內人士經分析后指出,我國智能制造之所以能取得顯著的發展成果,與政策引導、財政支持等是密不可分的。與此同時,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前沿技術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在多種前沿技術中,大數據所發揮的作用尤其值得重視。如今,大數據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農業、交通、物流、醫療、零售等多個領域。就工業生產而言,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大數據已經被應用于產品高效化生產、設備自動化管理等多個環節。在國家大力推進智能制造的當下,工業大數據所具備的潛在價值更值得深入挖掘。
目前,工業大數據的三個典型應用方向包括智能裝備、服務型制造和跨界融合。就智能裝備而言,工業大數據主要被用來提高單臺設備的可靠性、識別設備故障、優化設備運行等。與此同時,高效利用工業大數據,有利于不同地區的工廠整合優質產業資源,進行全方位、跨區域的產業合作。
對智能制造來說,相關監管人員通過全面考慮生產設備、運輸設備等多種要素,可以利用工業大數據技術對工廠設備運作狀況、產品的生產狀況等進行及時監控和分析,以此高效解決問題,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并進一步改進產品的研制工藝,優化能耗,提升管理質量。
實際上,大數據支撐制造業的業務變革根本的目標就是提質增效,在自動化與信息化基礎之上,實現制造體系的智能化升級。在智能制造穩步推進的基礎上,構建新型制造業發展體系、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制造業發展模式,不僅是當下的一大發展目標,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大重點。
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制造業在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益等方面已經實現了新的提升,智能制造正穩步推進,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與此同時,產品化能力較弱、市場資本支持不足、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等也對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展望未來,相信在多方共同推動下,許多現存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在制造業等行業發展過程中的應用程度將更加深入,并為實現制造強國的偉大目標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