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華工科技馬新強:堅守高質量高利潤 制造業才有未來

    來源:上海證券報2019-03-05 我要評論(0 )   

    5G及新能源產業發展提速,為華工科技打開了想象空間。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介紹,由于較早聚焦布局通信和新能源產業,5G建設的啟

    5G及新能源產業發展提速,為華工科技打開了想象空間。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介紹,由于較早聚焦布局通信和新能源產業,5G建設的啟動將給公司帶來大量機會,同時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也是方興未艾。盡管市場大環境向好,公司仍然會堅持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繼續瞄準高端市場發力,“相對規模而言,我們更看重效益的提升。”


    “制造業正在走出人海戰術、以量取勝的時代,我相信華工科技今年肯定要比去年好很多。”馬新強側身坐在沙發上,面向記者,語氣平靜,顯得底氣十足。


    今年全國兩會,上證報記者再次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談及最近資本市場行情上漲,馬新強說:“好事啊!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有所好轉,投資者也有了不錯的收益,最為關鍵的是對大家信心的提升。”


    5G及新能源產業發展提速,為華工科技打開了想象空間。馬新強介紹,由于較早聚焦布局通信和新能源產業,5G建設的啟動將給公司帶來大量機會,同時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也是方興未艾。盡管市場大環境向好,公司仍然會堅持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繼續瞄準高端市場發力,“相對規模而言,我們更看重效益的提升。”


    5G啟動打開巨大市場

    “5G建設的啟動,將給整個產業帶來大量的機會。”馬新強說。


    據了解,華工科技全資子公司華工正源生產的25G光模塊,已實現為通信巨頭的供貨。


    “我們是國內最先通過測試的企業之一,目前供貨量還不太大,主要還是處于試點階段,明年肯定會放量。”馬新強分析。


    由于頻譜的原因,5G時代基站的密度將較4G時代大幅增加,“有機構做了測算,保守估計是4倍以上。”


    對于5G的投資力度,市場上也有一定的爭論,馬新強堅定地站在看好的一邊,“個人認為,未來5G一定會實現全覆蓋,政府會大力推動,各種各樣的應用也一定是百花齊放,會出現一些想象不到的應用,而且市場很大。”


    除了應用于前傳的25G的光模塊之外,華工科技還研發了應用于回傳的50G、100G產品,還有用在大數據中心的100G、400G光模塊,最近將在OFC(第44屆美國光纖通訊博覽會及研討會)展出400G全系列產品,預計今年也會實現小批量的銷售。


    5G時代的到來,還將帶動華工科技的另一個業務板塊——激光精密加工。


    “最近華為做了一款折疊屏5G手機,非常炫酷。不知道你們注意到了沒有?這個手機是以玻璃屏為主的,對生產線、自動化產線的要求非常高,這個就是我們的機會。”馬新強說。


    “手機面板可以說是薄如蟬翼,但我們的超快激光器產生的激光束,在這個面板上穿透的孔可以精細到插不進一根頭發,即便是藍寶石類易碎材料,也可瞬間完成無裂切割。”馬新強介紹,華工科技的超快激光器,在精密加工領域優勢很明顯,此前已是某全球3C巨頭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公告顯示,在激光加工領域,華工科技聯合國內主流顯示屏制造商,已推出適用于玻璃、藍寶石、陶瓷、硅等多種脆性材料的整套激光解決方案和全面屏激光異形切割機,還將逐步推出OLED核心制程中的剝離設備和退火原型機。


    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

    “這么多年來,華工科技的核心資源逐步聚焦到了3C、新能源、智能制造三大應用場景,我們深度地參與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馬新強字斟句酌地介紹。


    能體現“深度”的一個產品,就是華工科技的傳感器。這款在家電行業獨占鰲頭的產品,將相關技術橫向拓展嫁接到新能源汽車上依然領先,進入了特斯拉、比亞迪、一汽、上汽等國內外眾多汽車巨頭的產業鏈,并成為主要的供應商。


    “國內的自主品牌(汽車行業),基本上都是我們在做。”馬新強介紹。


    據了解,華工科技全資子公司華工高理,是我國最大的物聯網“感知層”制造商之一,公司在國內首創研制的新能源汽車用智能加熱控制系統,相較傳統燃油車依靠發動機供暖5至10分鐘的響應,汽車用智能加熱控制系統30秒以內可實現快速響應供暖。


    在3C領域積累的自動產線技術也遷移到新能源產業上。據公開信息,華工科技全資子公司華工激光與比亞迪合作,在后者的青海動力電池工廠中,量身打造了方形鋁殼電池-電芯自動生產線、方形鋁殼電池-模組生產線。


    “這個主要是針對動力電池行業,做出的一整套激光解決方案。”馬新強介紹,激光焊接技術由于焊材損耗小、被焊接工件變形小、設備性能穩定易操作,應用于動力電池焊接領域,可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


    “我們的激光焊接,還可以幫助汽車公司實現輕量化。”馬新強介紹,電池驅動的新能源汽車比傳統汽車更迫切需要車身減重,華工激光的激光焊接技術可以實現全鋁合金車身焊接,相較以往的鋼板材料焊接,結構重量可減輕一半以上。


    據了解,在汽車車頂焊接領域,華工科技在國內占據50%的市場份額,去年還打造了國內首條全鋁車身激光焊接生產線。


    市場優勢來源于核心競爭力。此前,由華工激光主導,聯合神龍汽車、江淮汽車等多家下游車企單位共同自主研發的“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重利潤大于重規模

    “我們現在是重利潤大于重規模。”馬新強說。據介紹,在今年初的經營工作會議上,馬新強提出,公司發展到了現階段,必須回歸到初心,強調市場,強調產品,追求效益,要資源、要賺錢,要全面提升經營質量。


    持續開展大客戶戰略,是華工科技做“好的市場”的一個抓手,目前華工科技的核心客戶都是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服務“好的市場”,必須要有“好的產品”,在馬新強看來,好產品最核心的是要以高品質讓客戶滿意,高毛利、高附加值。“我們要求,一把手必須是產品專家,必須始終是客戶利益的代表者,是客戶需求的準確把握者和提出者,必須親自抓產品規劃。”馬新強說。


    馬新強還強調要有“好的管控”,核心是加強供應鏈能力建設,“成本的本質是企業的供應鏈能力,要與優秀的供應商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應對未來的產業鏈競爭。”2018年,華工科技與銳科激光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繼快速推出6000瓦光纖激光切割機后,又推出了12000瓦光纖激光切割機,“讓國內外客戶享受到了高性價比的產品與服務,從推出到現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已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


    對于人力資源,馬新強也有新的觀點。


    “過去,誰加班最多,誰走得最晚,我會覺得很敬業,很不錯,但是現在想想,公司向員工支付報酬,從員工那購買的是什么?是時間嗎?不是,是價值。企業要追求效益,只有苦勞沒有創造價值的體力和時間對公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馬新強說,我們在公司內倡導“三個凡是”:凡是不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部門要撤銷,凡是不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流程要刪除,凡是為公司創造的價值與薪資不匹配的要調整、辭退。“不給公司創造價值的員工哪怕是10萬元都是貴的,如果100萬元的薪酬能為公司帶來2000萬元的利潤,薪酬的性價比就很高,用這樣的員工也是便宜的。”


    采訪進入尾聲,記者提到一個市場普遍關心的問題,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高等院校與所屬企業將實施剝離,華工科技的進展如何?


    “目前還在推進中,原則是找戰略投資者,不找財務投資者。”馬新強說,一切都是圍繞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來進行。

    轉載請注明出處。

    馬新強華工科技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