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科激光副董事長兼總工程師 閆大鵬
“科創板推出后,我認為對創業公司的幫助會非常大,將更有利于創業企業吸引股權投資,對創業者們的激勵作用也會非常明顯。”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銳科激光副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閆大鵬對上證報記者說。
戴著金絲眼鏡的閆大鵬充滿了學者氣息,早年曾在美國創業,回國后創立的銳科激光,如今已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光纖激光器生產企業,不僅掌握了核心元器件和材料的關鍵技術,實現了光纖激光器的上游產業鏈的垂直整合,還改變了全球激光產業的競爭格局。
“創業,最好的地方在中國,就是現在。”閆大鵬說,現階段,初創企業進行股權融資,在中國要比國外容易得多,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大得多,“同樣2000萬元,在中國可以多堅持幾年。”
“科技創新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影響科技創新的因素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有兩條:一是人才,找到合適的人,激勵制度到位,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二是體制,銳科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我們做了很多突破,雙方有比較明確的界限,這個是銳科能走到現在的關鍵。”
團隊成熟+激勵到位
在閆大鵬看來,影響科技創新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才。“沒有人才,尤其是行業的領軍人才,做不出好的產品,那什么也做不了。”
“但是,光有領軍人才也不行,你得形成團隊,有頂尖的人才,有具體執行的人才,形成一個穩定的金字塔結構。”閆大鵬建議,企業要按照產業鏈的需要來引進人才,用產業鏈引領人才鏈,用人才鏈支撐產業鏈。
如何找到人才?這是眾多企業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那得有眼界,特別是創始人,或者說帶頭人,要有足夠的胸懷。”閆大鵬說,當初在引進另外幾個行業內的頂尖人才時,他主動讓渡了股份。
據他介紹,上市前,銳科激光的核心創業團隊都持有股份,“30多人都有股份,當然這個還不夠,未來我們還要籌劃股權激勵,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把企業做得更強大。”
找人的最可靠方法之一是自己培養。閆大鵬說,銳科激光一直積極打造“人才蓄能池”,譬如他本人就兼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目前帶2個博士和1個碩士。“我們的領軍人才都要去學校兼職,發現好的苗子就有針對性地培養,希望他能加盟銳科。同時,我們企業內發現有潛力的人,也會送到學校去進一步深造。”
“不僅高層次人才要培養,基層員工也要培養,對表現好的人,要有升職加薪等通道,從普通員工到初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讓他們有成長的機會,這樣才能形成穩定的團隊。”閆大鵬邊說邊用階梯式上升的手勢示意,“我們的職業上升通道很明確。”
招攬人才、培養人才的絕招之一,就是“舍得花錢”。“這塊我們不封頂,做得好就有獎勵,每個產品做成了,我們都會給予相當力度的獎勵。”
雖然堅持核心技術必須做到自主可控,閆大鵬并不主張全部“閉門造車”,“要增強溝通,充分的交流,及時獲得業內最新的信息,吸收消化最新的成果。”
“企業還要積極參與國家的項目,現在各級政府對創新的支持力度很大,給了很多優惠政策。”閆大鵬建議,國家重大項目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共同推動產業的進步。
在閆大鵬等領軍人才的帶領下,銳科激光不僅實現了激光產業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自身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日前,銳科激光披露業績快報,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凈利潤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6%和56%,增長原因主要是業務規模的擴大,銷售訂單持續增長。
混合所有制是特別好的模式
“銳科能走到今天,我覺得混合所有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模式。”閆大鵬說,作為銳科激光的控股股東,航天三江集團帶來了平臺的支持,他們會提出一些很長遠的戰略,而且會在各方面給予支持。
據介紹,在銳科激光的發展過程中,航天三江集團通過自己的資源與頂級技術團隊合作,設立了專門與激光器配套的芯片制造企業,目前已經成為銳科激光芯片供應商,在一些“卡脖子”的關鍵技術與產品方面進行提前布局和規劃。日前,航天科工集團光量子技術及應用總體部在武漢成立。據介紹,該總體部將力爭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激光與量子應用解決方案與核心產品,為全激光應用打造平臺,助力國家搶占相關領域制高點。
“央企的前瞻性、資源集群能力和整合能力,都是其他公司比不上的。”閆大鵬滿懷欣慰地說。
讓閆大鵬感觸深刻的還有央企的質量控制體系。“我們叫‘雙歸零’,就是一旦出現問題,全部的管理、技術都歸零,這么嚴格的質量制度,完全是比照最高的標準。”
當然,和央企的合作也曾有過“磨合期”,出現過困難和疑惑。面對這些,雙方本著共同的初衷積極溝通協調,找到合情合理合適的解決方式和途徑,這些突破和創新帶給銳科激光前所未有的活力。
閆大鵬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年招聘,給了我們7個名額,我馬上找過去,我得完成我們的銷售合同任務啊,7個人能干什么?他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提出相應的考核獎懲機制后決定,按照銳科發展實際需要,自己決定招聘。”
有些“摩擦”的解決則需要雙方的智慧。“并入航天三江集團后,管理上要對接,他們有很多部門,計劃發展部、科研生產部、資產運營部、產業發展部、財務管理部……我們沒有這么復雜,如果一個一個去對接,效率低、牽扯精力巨大。”閆大鵬說,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再次請求溝通,“我們所有信息出入只對一個部門,最后決定和航天三江集團的資產運營部對接。”
閆大鵬認為,之所以雙方能取得較好的協調,得益于航天三江集團以及航天科工集團領導的開明。“他們說了不能管太多,必須保證上市企業獨立運營的基本原則,得充分放權,達成雙方共同的目標和愿景。”
目前,航天三江和閆大鵬等主要技術股東之間已形成默契。
“董事長、部分董事由大股東委派,其余高級管理人員通過董事會聘用方式,由董事會負責。”閆大鵬介紹,雙方還在籌劃做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比如國資紅線要求,堅持走國資審批流程;其余事項在堅守集團外部監管外,采取按事項性質分門別類走備案制和審核制方式,并根據《公司章程》規定以及深交所創業板規范運作指引經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直接執行。
“通過公司治理體系的構建和優化,促進公司經營發展。我們希望通過與航天三江以及航天科工的深入探索,開辟出一條適應混合所有制管理的改革模式。”閆大鵬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