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首批成立的光纖激光器制造商之一,創鑫激光專業從事光纖激光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國內市場銷售額目前排名第二。
激光產業重鎮里的“中國芯”
從深圳市中心出發,沿京港澳高速行駛一個小時,到達位于寶安沙井的創鑫激光產業園。從高空俯瞰,創鑫激光所在的寶安沙井是深圳“大鵬展翅”版圖中西翼終點,也是珠江口東岸的制造業重鎮。
激光產業是當地支柱特色產業之一。除了創鑫激光,行業龍頭大族激光的全球生產基地同樣坐落于此。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激光行業產值近700億元,而深圳寶安區的激光行業產值占全國的20%。
進入創鑫激光產業園辦公樓,記者就被大廳的“專利墻”所吸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整面墻上專利證書183塊,但并不是公司全部專利。“實際專利數量這里無法全部放下。”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創鑫激光及全資子公司已獲授權的專利共239項,軟件著作權23項。其中,發明專利82項,實用新型82項,外觀設計68項,境外專利7項。創鑫激光表示,上述專利技術與軟件著作權全部被應用于公司核心技術中,覆蓋公司所有系列產品和核心光學器件。
在公司核心器件展廳記者了解到,創鑫激光生產的激光器可廣泛應用于打標、雕刻、切割、鉆孔、熔覆、焊接、表面處理、快速成形及增材制造等加工工藝。
在寫有“激光中國芯”的展柜,被拆散的零部件展示了激光器的內部構造。“除了部分芯片產品需進口,激光器的90%元器件已經實現國產化。”工作人員介紹,柜臺中展示的泵源、合束器、光柵、QBH等器件為光纖激光器設備中的核心器件,公司已經實現對這些核心器件的自主研發制造,且正在協助國內芯片設計企業進行激光器芯片的研發測試。
獲多家知名投資機構青睞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24億元、6.03億元、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66.8萬元、7630.92萬元和1.06億元。
2017年,創鑫激光曾申報創業板IPO。從新舊兩個版本的招股書對比看,兩次披露的2016年度報告期的財務數據出現較大變化,凈利潤由原盈利3212.72萬元調整為虧損366.08萬元。最新版招股書主要對股份支付、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相關科目進行了調整。其中,新版招股書補計2016年度股份支付費用1293.91萬元,并將資本化的研發費用調整費用化等。
“交易所針對科創板申報企業提出了更嚴格的信披要求,促使中介機構和企業財務處理方面更加謹慎。”華南一家會計事務所人士認為,去年證監會發布了《51條IPO審核問答指引》,進一步量化和細化了IPO審核標準,指引中對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進行了明確要求。
創鑫激光此次調整大概率與此相關。對于資本化研發費用進行調整,應該是一種更加謹慎合理的做法,能更加客觀、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從股權結構看,除公司創始人蔣峰直接和間接持有45.67%股權,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外,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簡稱“國風投”)、上海聯創以及小米產業投資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均出現在主要股東名單中。
招股說明書顯示,創鑫激光第二大股東為國相鑫光有限合伙企業,持有10.89%股份。在該有限合伙企業中,國風投作為最大的一般合伙人(LP)出資2億元持有國相鑫光91%份額。公開資料顯示,國風投成立于2016年8月,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國新控股、郵儲銀行、建設銀行、深投控共同出資設立的風投機構。國風投基金總規模約2000億元,立足于運用市場機制推進國家戰略實施,投資企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項目。
除了國風投,老牌私募股權機構上海聯創持有創鑫激光7.66%股權,位列第三大股東。小米產業投資基金、招商銀行以及賽富投資等知名機構則通過各類基金產品現身公司主要股東之列。
“對于創鑫激光這類位于產業鏈上游的公司而言,投資機構一般將其核心技術的稀缺性作為首要考量依據。”深圳一家創投機構負責人表示,國產光纖激光器技術逐漸成熟,光纖激光器技術升級迭代較快。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激光器研發制造產業鏈上游掌握自主研發技術和制造能力的國內公司不多。稀缺性或是公司受到眾多投資機構青睞的主要原因。
新技術研發投入大
創鑫激光表示,在激光器生產領域,A股上市公司銳科激光是公司的直接競爭對手。公司將加大研發投入,爭取實現彎道超車。
“公司傳統優勢產品為脈沖式激光器產品。但近年來大功率連續激光器市場爆發,公司在技術路線上進行了戰略調整。”創鑫激光工作人員稱,作為光纖激光器細分領域國內唯一一家直接競爭對手,銳科激光在連續激光器方面比公司具有先發優勢。這促使公司近年來在大功率激光器研發領域不斷發力。
招股書中披露,銳科激光具有一定先發優勢,連續光纖激光器產品的收入規模和利潤空間報告期內均優于公司。兩家公司在脈沖式激光器方面的收入和毛利率均呈現增長趨勢。但在連續光纖激光器方面,銳科激光目前的優勢較為明顯。銳科激光2017年連續光纖激光器銷售收入為7.19億元,而創鑫激光為2.59億元。毛利率方面,銳科激光也占據優勢。
創新激光透露,為實現“彎道超車”,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大了高功率和超高功率連續光纖激光器領域的研發投入,研制并生產出單模塊光纖激光器最高功率可達4000W,多模塊連續光纖激光器產品功率可達25000W。上市后公司將利用募集資金擴充連續光纖激光器產能,鞏固在高功率和超高功率激光器領域的技術優勢,趕超國內外競爭對手。
轉載請注明出處。